一想到这个问题,赵俊生经过一番思考就派人把吕玄伯找来。
吕玄伯已经于一年前正式代替郭毅成为黑衣卫的统领,黑衣卫在他的经营下收集情报的能力大大增强、渗透力简直无孔不入。
“见过大王!”吕玄伯走进大殿向赵俊生抱拳见礼。
赵俊生抬头一看,放下毛笔招手:“老吕啊,来来来,我刚才还跟他们说你怎么还不来呢!黑衣卫最近有什么事吗?”
吕玄伯不知其意,抱拳回答:“回大王,黑衣卫一切正常!”
黑衣卫每天都会呈上来一些情报给赵俊生过目,这些情报都是吕玄伯和黑衣卫相关高级官员们认为有必要向赵俊生呈报的,至于其他一些还不够档次被赵俊生知道的情报则会被封存起来。
“好!”赵俊生点头,吩咐道:“现在我给你们黑卫衣一个任务,你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给我回复,查一查自从朝廷的马政颁布之后,我乾国各地城池的卫生环境是否有大的改变,是否与乾京城一样乌烟瘴气、臭气熏天,我要知道每个县城的情况!”
吕玄伯抱拳答应:“是,大王!最多六天,臣就会把马政给各地城镇卫生状况带来的影响向大王报告!”
不但吕玄伯,就连赵俊生也知道,要调查乾国各地城池的卫生状况并且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把消息反馈回乾京,这至少要动用一半的黑衣卫情报力量和资源。
为什么会这么说?这是因为黑衣卫的情报力量有一半部署在乾国境内,另一半部署在乾国境外,但这只是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从把命令发布下去,再由情报终端把消息反馈会乾京,一去一来只有六天时间,消息传递就算用钱,罚没的钱财会被官府用来雇佣清洁工清理干净!想要避免在这种情况,只能让牲口养成定时大小便的习惯!”
“此外,清河郡还在城内每条街道上修建了一个公厕,牲口的主人们可以把途中收集的粪便尿液倾倒在公厕的粪池内,不允许随地乱倾倒,否则要被罚数额巨大钱财,若是屡教不改,甚至还会被官府逮捕入狱关十天半个月,百姓们也可以牵着牲口到公厕如厕,不收钱!”
赵俊生说道这里,目光一扫众臣说:“孤觉得清河郡的处置方法值得朝廷借鉴并在乾国各地城池推广,不知诸卿以为如何?”
赵俊生既然已经肯定了这种处置方法,大臣们自然不会傻到站出来反对,而赵俊生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个问题在没有经过朝议之前不会轻易发表看法,一旦不经过朝议而直接拍板了,这说明这事已经成了定居。
不过有人还是提出了疑问,户部尚书李元德站出来说:“若是向全国各地城池推广这种处置方案,是全盘照搬清河郡的方案,还是让各地官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方案中要修建公厕这类建筑、要处理粪便尿液的所需要的花费,是由朝廷拨款,还是由地方官府执行负责款项事宜?”
赵俊生大手一挥:“向各地官府推广清河郡的处置方案,让他们根据自身的情况作出调整施行,款项也由各地官府自行承担!孤的要求是,城内必须要保持干净,不许再有臭气熏天、随地都能闻到臭味、看见粪便的情况!”
“每个郡的太守府都要对治下各县城的卫生状况进行评选,一个季度评选一次,卫生环境最差的一个县要被点名斥责,要把该县县令叫到太守府严厉训斥,若是连续三次被评为卫生环境最后一名,降级调任,取消此人五年内的晋升提拔资格!”
“决不许因为牲畜粪便造成卫生问题继而爆发疫病的情况发生,一旦发生这种状况,当地官府必须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要隔离和杀死染病的牲口,焚烧或掩埋尸体!朝廷也要追究相关责任官员的罪责,若是出了问题而又没有及时应对处置的,要从重处置!”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整治,各地城池的卫生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期间有不少官员因为整治不力而被降职调任或被免职。
赵俊生丝毫不担心没有官员可以用,大不了提拔一些有能力的吏,而且第一次科考已经临近,只要再过一个月就有第一批通过科考的官员可以派往各地上任。
在最近的一次朝会上,礼部尚书高允站出来说:“大王,科考的日子很快就要到来,而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学子们都已抵达乾京,科考的科目、考哪些内容、日期安排,考舍安排,考场的相关章程等等一些事项,臣和礼部的同僚们已经商议出一个条陈出来,请大王过目!”
奏章送到了赵俊生手里,赵俊生接过奏章展开详细看了一遍,用了一盏茶的工夫,看完后说:“其他的都没问题,只是科考的科目和内容,孤要做一些调整,减少诗词歌赋的考试内容,增加算术、史书、时政策论!”
“另外,从朝廷各衙门、翰林院抽调官员组成科考出题组,由礼部负责支持,被抽调的官员必须临时决定并通知,事先不得告知,官员得到通知后不许与任何人单独交代,必须毫不停留的前往礼部报道,出题期间一直到科考结束这段期间不得离开,禁止一切可能泄露考题的行为,若发现故意泄露考题或配合考生作弊者,轻则革职查办、永不录用,重则斩立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