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帝南下入侵夏国的战争终究是以失败而告终,落荒而逃,好不容易乘船回到了洛阳,却丢掉了几十万大军和唯一的妃子与皇子,遭受的挫败甚至近乎绝望。
而朝中大臣也是无比的恐慌,南夏已经重新集结大军准备北上还击,之前商帝在南夏境内肆意妄为,此刻对方也当然要好好的报复,不知道是否会导致亡国,但始终是个不小的威胁,毕竟商帝此次出征用掉了几乎所有的兵力,剩余的都是老弱病残和无用之人。
丞相崔濡在听闻这个噩耗之后,当场吐血,悔恨当初没有劝住陛下,一直都在昏迷不醒。而商帝自从大败而归后,继失去了最珍爱的两个家人之后,他一蹶不振,辍朝不现身,也不敢面见那些惊慌失措的臣子。
好在太傅王永及时出面稳定了局势,先是镇压了那些墙头草的分子,再集结了朝中所有的资源来筹集新的军队,一方面也派人去稳定洛阳的治安。若是敌人还没打过来他们就乱成一团,那么不用打也知道结果会怎么样了。
一系列的铁血手段下,王永以一己之力平复了朝堂的环境,代陛下处理政务,一方面也在密切的探察南夏境内遗留的兵力,虽说大败,但据消息来看南夏军仍然没有完全消灭所有的商军,现在也没有。
就在情况最危急的时候,一则消息传到了洛阳,令大臣们再度杨旷对于势力的整治手段十分高明,在谢量海的观察下商帝清楚的知道自己儿子的一举一动,由衷的为杨旷的成长感到高兴,但同时也担心杨旷太过操劳,于是他开始忧虑,难受,抑郁成疾。
即便杨毅也是他的亲生儿子,嫡系次子,可再怎么样,商帝都谈不上爱他,真的不是商帝没有感情,只是他一直都没有爱过那个因为害怕外戚才将一介宫女当做皇后的人。
皇后一直规矩,从不敢结党,也不敢谋私,连自己的儿子杨毅都有些不在乎,反而更加关照杨旷。这一点仍然不能触动商帝的内心,他觉得不够,还不够,自己补偿的远远不够。
杨旷需要的是皇位,需要的是权力,所以商帝改变了想法,他不能只是单单的等着把皇位交给对方,他自己也要亲自动手去为自己的儿子铺路,能铺多少铺多少。
这个时候,北方的战争也逐渐开始了,北唐北胡联军南下,朝中竟无能人,北境大司马赵括连连失利,难成大器,正当商帝两面为难时,尚书令陈坤提到了武成王杨旷。
而之后他想了想,也答应了下来,不是他不在乎这个儿子的性命,只是希望看到他在登基前树立自己的威信。
后来的事情,谁也没想到龚起居然败给了第一次上战场的杨旷,商帝也不管是什么办法,只要赢了就是好事。
再后来,龚起卷土重来,商帝看出北唐这次的凶猛,本想以和亲结束,谁知自己的儿子一手策划了破坏联姻的事情,弄得商帝与杨旷的矛盾扩大了。
回忆也到此为止了,商帝又是一个人坐在孤独的龙椅上,回想着过去的种种,愣愣的看着那飘扬的一抹嫣红,担心这远在北境的爱子,大丈夫的泪水也忍不住的落下。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