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正合我意,兄弟们,咱们带了十天的干粮,跟着我去拉僧庙转一转。
运气好的话,说不定可以砍下很多脑袋,足够你们升一级了。”
一大群人哈哈大笑,纷纷翻身上马,向着拉僧庙方向狂奔而去。
这一片广袤的原野,也算得上是河套地区了。
广义的河套平原,包括银川平原。
内蒙古的土默川平原(敕勒川也叫前套平原),位于巴彦淖尔盟南部。
东至乌梁素海,东南至包头市郊区,南临黄河,西界乌兰布和沙漠,北抵狼山。
主体部分东西长约180公里,南北宽约60公里,总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呈扇弧形展开。
西山嘴以东,乌拉山与黄河之间的狭长地带,又称三湖河平原,东西长约70公里,南北宽3一15公里。
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略倾斜,昼夜温差大,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可以黄河水自流灌溉。
西汉时,前127年,汉武帝派卫青出云中击败匈奴的楼烦、白羊二王,占领“河间”,即河套。大臣主父偃上疏建议在河套筑城以屯田、养马,作为防御和进攻匈奴的基地。
汉武帝接受这一建议,当年即置朔方郡(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和五原郡(今包头西)。前125年置西河郡(今陕西府谷西北)。
河套地区还包括之前的云中郡(呼和浩特托克托县)和定襄郡(忻州),以及北地、上郡的北部。
当时的人们引黄河灌溉,当地农业迅速发展,经济繁荣。
在河套没有失守之前,大唐帝国建立的三个受降城,朝廷还不时派兵过河到受降城去巡逻。
自从天顺年间,孛来、毛里孩、阿罗出、孛罗忽等相继入寇,偏头关前的东胜卫丢失了。
河套由此失守,成了蒙人的牧场,他们逐渐的定居下来。
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为什么会失守呢?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明皇朝的历任皇帝,对河套重视不够。
开平卫,洪武三年(1370),李文忠率师攻克北元上都,明太祖始设开平卫。
卫所在今内蒙古正蓝旗多伦西北,并建有8个驿站。
分东西两处:东边为凉亭、泥河、赛峰、黄崖,西边的是桓树、威虏、明安、湿宁。
开平是北方边塞要地,永乐大帝4次北征都经过开平。
他曾说:消灭此地残寇,只要守卫开平,则兴和,辽东、甘肃、宁夏边防就可永远无忧。
但在永乐元年,为报答兀良哈“靖难”出兵相助之恩,成祖以其中三卫相赠。
永乐二十年(1422),兴和又被阿鲁台所攻陷,开平失去了后援。
宣德五年(1403)六月,因为鞑靼屡次进犯开平。
宣宗下令将开平卫迁至独石堡,弃地300里。
此次开平卫内迁,使龙冈、滦河天险尽失,北方边防因此也更加空虚。
开平卫的丢失,加上前期大宁都司和东胜、兴和撤向内地。
就此将河套拱手让给蒙古,使明朝北边防线逐渐缩小。
宣德以后作为第二防线中心的宣府、大同,已变成处于最前线的军事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