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历史军事 > 移民全球 > 第四百零一章:战西北(三十三)

第四百零一章:战西北(三十三)(1 / 2)

这套制度,一度使得明初的官马保有数,增加到不亚于唐朝的水准。

明中期全盛时边镇军马约40万,京师驻军则有马16万。

官督民牧马匹20万,驿马8万,官马总数就有90万。

但从永乐大帝以后,明朝的马政开始衰落。

究其原因,是因为明初的马政是为了战争需要而建立的。

永乐大帝死后,明朝的军事行动越来越少,对马匹的需求也减小。

官方的重视程度就逐渐降低,再加上钻政制度漏洞的人也多了起来。

民间或许仍然保有大量马匹,但官府和军队所得的马匹数量却大幅降低。

比如说洪武年间,从周边民族买马价格一度均价是36斤茶叶换一匹马。

而到几十年后,四川碉马茶马司有一年换马70匹,均价居然是1186斤茶叶一匹马!

马价相对茶叶居然上涨了32倍!

为什么马价上升得这么厉害?

因为朱元璋时期对茶马贸易是搞完全的国家垄断的。

而且拿茶叶贸易当成政治工具,如果关系不好,宁可不交易。

可时间一长,不少人看出这个制度的漏洞来。

于是大量勋贵参与走私,抢先在官府之前向番族买走了大量马匹。

等到官方的马市开场,自然要么收不到马匹,要么收到的都是劣马,价格还非常贵。

马市换不到好马,官牧和民牧也完了。

因为大量原来养马的牧场被有权势的藩王霸占,养马的军户逃散。

从明朝中期成化年间开始,太仆寺甚至开始和北宋一样变卖种马。

官牧在明朝中期以后基本丧失了养马的能力。

民牧则是由于负担太重,造成大量地区抵制养马。

甚至大批民众逃离有养马义务的地区,然后马的保有量也逐年下降。

马匹保有的下降直接造成了军事力量的衰落。

比如说明初时期陕西边镇,几乎是全员骑兵。

宁夏镇和固原镇兵额大约3万人,却分别拥有军马22182匹,和马匹32256匹。

而到了现在,宁夏镇的马骡合计加起来只有4180匹。

固原镇则只有8673匹,从数量上下降到明初的1/5到1/4。

这还是边防压力重大的边镇军马的情况,就内地官马的情况来说恐怕会更糟糕。

可以预测,现在全国官马拥有量,已经下滑到强盛时期的1/5以下了。

马,就是后世的装甲部队,这个时代最强大的机动力量。

建奴之所以会成为心腹大患,是因为他们有产马地,而且是好马。

对于草原上的各部族,那就更不用说了。

因为缺少马匹,大军根本不敢出塞。

即使出塞,也是短腿的步兵,根本无法和蒙人在草原大漠决战。

白衣军能蹂躏天下,铁蹄踏遍五省。

这些人的成分大半是马户,能组成快速机动的骑兵,一昼夜可以流窜几百里。

官兵两条小短腿哪里跑得过四条腿,因此疲于奔命,堵也堵不住,是追也追不上。

马政的失败,跟朝廷经常性的政策变动和政策制定失误有关。

以民牧来说,民间马户,按田授马。

最新小说: 清泉明月 到部队退亲,冷面军官竟是我熟人 圣诞诡异录 双重人格大佬的极致偏宠 开超跑!住别墅!我是世界白富美 斗罗,绝世之神 四合院从抗日胜利开始 大果重生将军府 快穿:渣女她总是好孕连连 云夏的快穿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