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将军别来无恙,你们的周口已经被宋军占领了,随州也成了孤城,我们再打下去只有一个结果,难道你还要继续坚持吗?”田无忌看着对面的项楚,直接说明了自己的来意。www.126shu.com
项楚哈哈一笑,一脸无所谓:“难道田大将军今日过来,就是为了要劝降我吗?如果真是这样,那就请回吧,我父项通为大楚征战一生,最后战死沙场,我身为人子,就算不能为国尽最后一份力,也决计不会投敌叛国。”
田无忌确实有心想要劝降项楚,楚国几个重镇的太守都接二连三的投降了邓元觉,就连周云景这样的大将也降了。眼看着齐、宋攻略楚国的差距越来越大,田无忌伤一好,就急着赶到随州约见项楚,如果能劝说项家这样的名门望族投降大齐,那依附于项家的各大势力也会顺势投降,到时宋齐之间的差距就可以在短时间内缩小。
“提到你父亲项大将军,你可别忘了,他是死在宋国人手里的,你不去为父报仇,反而在这里和我死磕,你想过没有,最后得益的会是谁?”田无忌直接劝降不成,又想挑起项楚对宋国的仇恨。
项楚听了没有说话,虽然他明白田无忌的用意,但也不得不承认这话有几分道理。从表面上看,自己是在替大楚抵御齐国的入侵,实际上却是自己在帮宋国把齐军挡在了楚国的大门外。
见项楚低头沉思没有说话,田无忌又加了一把豪有些意外:“项楚居然会跟田无忌达成和解,齐军占领宜城后,下一步就应该联合出兵攻打我们的夏口吧,那先前父亲您派陈绍东给项楚提供补给这步棋是不是走错了?”
邓元觉用食指轻轻敲了敲桌子,笑道:“怎么会错呢?如果在项楚和田无忌联合攻打我们夏口期间,陈绍东仍然给他提供补给,那以后项楚还会怀疑陈绍东吗?再说这次项楚攻打夏口的所有军费,田无忌都答应替他报销了,就算我们让陈绍东停止给随州补给,也改变不了任何局面。”
“三皇子没有大战的经历,他会是田无忌和项楚的对手吗?”荀玉清更担心夏口能不能守得住。
邓元觉还是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放心吧,我虽然不知道三皇子行不行,但我知道燕赤行一定行,他教出来的徒弟,如果说连带兵打仗都不会,那岂不成了笑话。”
荀玉清等人入伍的时候,燕赤行已经归隐了,他们不知道当年燕赤行的厉害,如今邓元觉这么推崇,也就暂时放下心来。
“现在吴将军和周将军都在姜桓楚那边的战场会不会有些浪费,是不是应该调一个回来?”荀玉清又问道。
邓元觉看了看舒州城的方向:“不错,确实有些浪费,是该把他们都调回来了。不过姜桓楚在陈留也是个麻烦,得先想个办法把他弄走。玉清,你传我军令,让吴腾带兵去攻打开封城。开封只有三万守军,姜桓楚如果敢不去救,就让吴腾直接攻下来。如果他去救,让吴腾在路上伏击他,之后撤回开封就行了。另外你再给大皇子写封信,说我有要事找他相商,请他来趟寿春。”
十天后,田无忌带着七万大军从宜城出发直奔夏口,随州的项楚也带着三万大军前去助战。与此同时,宋国大将吴腾领兵八万进犯齐国占领的开封,齐国四皇子姜桓楚收到雷明的求援后,正准备带兵回去。
“不知大将军召我前来所为何事?”刚刚赶回寿春的肖寅直奔邓元觉大营。
邓元觉也不跟他客套,直入正题:“齐楚联军即将攻打我夏口,你认为三皇子能守的住吗?”
肖寅摸了摸脑袋,不明白邓元觉为什么会问自己军事问题:“大将军难道就打算让三弟负责守城吗?他可没有单独领军作战的经验,这次对手又是田无忌和项楚,会不会太草率了?”
邓元觉故作不解:“当然由他负责了,当初我们在舒州的时候不都定好了吗?一旦项楚退回到随州,他就去夏口驻守,现在贸然把他换下来,只怕三皇子会心中不满。”
肖寅有些着急:“可是夏口关系重大,一旦失守,那齐军就可以直取荆州城,从而威胁到整个吉州郡。”
邓元觉摇摇手:“无妨,别忘了荀将军还有一支水军也在夏口,田无忌他们想攻下来没那么容易,再说三皇子可是燕赤行的弟子,他领军的水平一定不会差的,说不定这一战之后,我大宋又多了一员虎将。”
肖寅听完更急了:“话虽然这么说,但三弟毕竟没有经验,为了防止万一,请大将军还是另派一员大将去守城吧。至于三弟,可以让他做副手,先从一些小的战役开始历练,如果他真行,到时再委以重任也不迟。”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