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了一圈,杨远征心里有些忧国忧民,然并卵,看到那些老百姓一副麻木的表情,杨远征也想通了,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啊。www.126shu.com
买了点小吃,杨远征就回家了。
踩点之后,第二天一大早,杨远征和冯兰就推着木板车,来到了崇文门外,找了个位置,把摊子给支了起来。
不一会儿,蒸笼就开始冒热气,到天色微亮,馒头已经整好了。
盖上蜂窝煤的小盖子,杨远征就开始吆喝了起来。
“馒头,又大又白的馒头,十文钱一个了,不好吃不要钱哦。馒头,快来买大馒头!”
吆喝了一阵,就有人过来了,远处一台轿子停着,是个下人过来买的。
“十文钱一个?不好吃不要钱?”
这下人问道。
杨远征忙说道:“没错,您可以吃了之后再付钱。”
“那好吧,给我先来一个。”
来人说道。
冯兰打开蒸笼盖,用叶子包了一个,递了过去。
来人接过来,吹了吹,这才咬了一口,然后马上眼睛一亮,走回了轿子旁。
“老爷,这馒头还不错,要买几个?”
轿子的帘子掀开了,露出一张树皮脸来,看了一眼杨远征这边,说道:“买十个吧。”
“好嘞,老爷,您等着,我这就去。”
下人过来之后,马上拿出了110文来,递给杨远征,说道:“再来十个。”
杨远征接过了铜钱,说道:“好嘞,您稍等。”
然后他马上过来,帮冯兰装馒头,装好了之后,递了过去。
那下人拿着就过去了,递到轿子里的人和轿夫的手里,一行人就大吃了起来。
才吃了一口,轿子里那人就出来了,走过来说道:“这馒头做得不错啊,以前怎么没有看到啊,新来的?”
杨远征说道:“这位老爷,小人以前是帮人家跑货的,现在时局艰难,小人就另外找了活计,这馒头还合老爷的口味吧?”
“恩,这馒头做得又大又软,挺不错的,咦,这是什么少洪的铁匠铺,把25两银子拍在了文少洪面前,杨远征说道:“大哥,快看,咱们挣钱了!”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