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年8月,东江镇总兵安东侯毛文龙向朝廷示警,他得到一部分沈阳的消息,后金似乎有意撕毁和议,想要再次起兵伐明。
很快四海商行也从营口那里传回了消息,本年六月后金大汗黄台吉召蒙古各部首领入沈阳,商议秋后作战事宜。作战目标有两个,一个是我大明,一个是察哈尔部。
自前年察哈尔部西迁之后,辽东蒙古各部已经全部臣服于后金,连漠南蒙古的一些小部族也纷纷投奔了后金。这些蒙古部族的到来,使得原本就物资匮乏的后金,顿时就面临了经济崩溃的窘境。
粮食方面因为辽河地区的田地重新开垦,因此尚能勉强支持后金突然增长的人口。但是布匹、食盐等日用品的存货,完全不足以满足这些投奔后金的蒙古人的需求。
虽然代善和阿敏因为和明人的贸易关系,手中还储存了一批物资。但是这些来投靠后金的蒙古部落,大多数走投无路之下才跑来辽东,除了随行的一些牲畜之外,根本没有财力购买两位贝勒手中的物资。
在黄台吉和诸贝勒的请求下,代善和阿敏两人已经把今年新开垦田地的一部分产出交给了公库,但是现在再让他们把自家的财物贡献出来,给黄台吉收买人心,他们肯定是不干的。
因此黄台吉召集满蒙贵族商议之后,认为只能照着老办法,日子过不下去了,那就出去抢一票回来就是了。
投靠后金的漠南蒙古各部首领建议发兵攻打察哈尔部,他们部族的财物就是被西迁的察哈尔所夺去了,现在林丹汗更是占据了土默特部经营了数十年的归化城,城内的财富都为林丹汗所得。
因此他们希望后金能够帮助他们夺回自己的财物,顺便向察哈尔人报仇雪恨。当然最好的结果就是,顺便夺回他们部族原本拥有的草场,能够让他们重新返回家园放牧生活。
不过科尔沁部及辽东的蒙古各部对于这个提议并不感兴趣,毕竟在他们眼中,林丹汗依旧还是统领所有蒙古人的大汗。虽然他们现在投靠了后金,但并不代表他们愿意彻底的背叛全蒙古人的大汗。
因此这些蒙古部族的首领提出还是应当攻打明国,理由是明国的军队弱小,而百姓又富裕。只要打下一座明国的县城,几个部落过冬的物资就有着落了。而在满人亲贵这边,代善、阿敏、莽古尔泰都支持攻打林丹汗,只有岳托几个小贝勒支持攻打明国。
这场会议直到最终也没有得出一个确定的结论,但是三大贝勒的意见显然在会上占据了优势。事后,阿敏之子爱尔礼偷偷的向四海商行的一位管事透露了会议的内容,让四海商行最近收拢在锦州左近的活动,免得被后金的军队给冲撞了。
这两个消息被转到总参谋部之后,经过各位参谋的讨论分析,认为后金攻击察哈尔部的概率的确很大。毕竟后金起家正是依靠着同蒙古科尔沁部结盟,依赖着这个部落源源不断的提供良马,才能保证后金的马匹需求。
而从努尔哈赤开始,后金一直都在试图把蒙古人纳入女真捕鱼,方才有了一些人样子。
然而这些野人不记得汉人和蒙古人对于他们的帮助,背信弃义的袭击了东北的蒙古人和汉人,抢夺了他们的财产和土地,还自称河东之地是天赐给他们的土地。可见,禽兽就是禽兽,即便是教会了他们穿衣吃饭,也教不会人类所具有的感恩之心云云。
黄台吉从小学习汉文,可以说学识上还算是不错的。而这本《中国简明历史》采用的又是白话文写作。内容通俗易懂,他只是扫了几眼,便明白了过来,顿时变得怒不可遏,连续砸碎了房内的几件古玩摆设。
他并不介意这本书说女真人冒认祖宗,但是他显然无法忍受,这本书直接把女真人同禽兽归类。更让他恼驳斥这本书中的无稽之谈,但是他又生怕因为自己的慎重其事,让这本无耻之作变得出名起来,到时反而让更多的人看到。
但是不对这本书的内容进行反驳,又似乎等于默认了书中的内容,这显然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黄台吉第一次对某件事请难以做出决断,虽然今年四月他设立了文馆,招揽了一批满汉的才学之士。但是这些人的学问和写作此书的钱谦益相比较,还是相差太大。
让他们写文去驳斥,倒很有可能弄巧成拙。最终黄台吉只能暂时在后金国内秘密查封此书,并没有做其他多余的举动。
不过这本书的出现,让他也坚定了伐明的信念。一旦让这本书流传几十年,让大明人人都以为建州女真是一群通古斯野人,今后还会有明人投靠他们吗?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