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这才对着李承祚说道:“对于贵族院提出的要求,朕给他们两个选择:一个是朕以股票面额七成的价格,收回他们手上的股票;
另一个则是,朕允许他们拿手上的股票兑换其他股票,但是只能以手中股票思院5万元,用于文思院工匠奖金发放。借给四海商行货币兑换点纸币150万元,白银100万两。
以上共计流出纸币255万元。现在内库存留纸币245万元,白银403万两,黄金25万两。内库同四海商行约定每月10号结算一次。”
朱由检仔细计算了下,扣除了借出的100万两白银,他起码还要封存250万两白银,才能让剩下的纸币在市面上流通起来。这么算起来,他还能动用的不过是150万两的白银和25万两的黄金了。
这个数目还真是危险啊,要是这个国家那里出了问题,他就立刻破产了。
而且开春之后,起码有三件事是要花内库的钱。一是安顿东江镇的烈属和残疾军人;二是兴建天津港及造船厂;三是兴建钢铁厂、炼焦厂及道路设施。
他很清楚,以上三者要花费的资金,他是不可能获得户部的支持的。
看着崇祯脸色凝重的在想事,李朝钦犹豫了下,决定还是要向皇帝继续汇报。
“陛下,微臣还有件事想要禀报。”
“说。”
“按照陛下的命令,户部及内库之间的协议,凡是关于军队及官员的费用,内库只是暂为代付,户部应当以实物或是银两还给内库。
但是今天微臣同户部进行节后对账,户部认为京营军士的过节费用及在京官员的正月补贴,这是陛下对于臣属的赏赐,因此不应当问户部要账。”
朱由检微微有些发愣,不过他还是平静的说道:“京营军士的过节费用也就算了,现在是非正常状态。等到军队后勤部门建立后,这些费用就从军费里支出了。
不过这个在京官员的正月补贴,户部怎么能不认账呢?今后这个补贴是每个月都要发放的常例,而且只要等到今年夏税后,从地方上增收的火耗中支出就可以了,难道你没和他们说清楚吗?”
李朝钦马上说道:“微臣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但是户部官员认为,我朝本是以食米作为俸禄,世宗之后改成折色、本色发放,在京官员一年俸禄也就24万余两。
但是陛下现在废除宝钞,加以额外之补贴,虽说是陛下体恤臣子,但光是在京官员的俸禄每年就要增加25万两。
陛下补贴了京城的官员,那么地方上的官员该怎么办?如果中央、地方官员都进行补贴,那么光是大明官员的俸禄就要增加近百万两。
如此一来,陛下消减掉的辽东军饷,不过是转移到了官员的口袋中罢了。所以户部认为,陛下要对官员进行额外补贴的话,应当自己从内库里支出,不应该从户部支取。
而且地方上的火耗是同税收挂靠的,如果某地发生灾害,百姓连正赋都缴纳不了,又到哪里去交火耗呢?但是官员的补贴发放一旦确立了下来,陛下手中无钱时想要再免去,不是平白招人恨吗?
最后,户部希望陛下了解,这些年年年都有亏空,如果今年的新政能够增加税收的话,户部希望能够先贴补过去的亏空。”
朱由检有些无语了,他可不认为让一群饿着肚子的人看守粮仓,他们会那么的奉公守法,不向粮仓里的粮食伸手。
他给这些官员提高补贴的原因,不过是希望这些官员收敛下自己的行径罢了。
不过显然户部穷的太久,对于任何可能增加支出的方案都保持着悲观的看法,哪怕这个政策惠及到了他们自己身上。
朱由检只能无奈的对着李朝钦说道:“你通知郭尚书,就说朕希望在明天内阁会议前,能同他碰个头,聊一聊关于官员补贴的问题…”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