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干水中下游数百里之地俱已解冻,水流湍急倒也罢了,几处渡口竟是一只渡船也无,好些木桥只剩了桥桩子,涉水之处只有当地老人才知晓,一时哪里探得出?”
县衙大堂外呐喊声十分响亮,通红的用可是当朝的兵部尚书,也不知道会不会带兵来剿?
消息越来越不确实,等到后厢的军士整队离营,偌大的营地只剩了一群女子和辅兵,除了一部分配与了军士,还有大半都是如她一样的罪属,也是做事的主力,做了这么久,每日里缝缝补补之外还能教孩童女子识字,日子比不得闺中,却胜在安稳,乱世之中,似她这样的女子,能保得一条命已是极难,哪里想得到,会有安稳日子过?
她心里的一惊,自己竟然在不知不觉中,把这里当成了安稳之地。www.126shu.com
胡思乱想中,帐子里的女人已经停下了议论,只听得外头传来梆子声,纷乱的脚步渐渐远去,她从榻上坐起,发现帐子里的女人都在收拾细软,一个接一个默不作声地溜出去,心头不由得大骇,掀开被子披上衣服站起来,整个帐子里已经没剩下几人了。
趁乱逃跑?
董秀贞有些不敢相信,这里离着大都城是很近,或许走上个一天一夜就能到,到了以后呢?大伯会收留自己么,可若是留下,会不会再次成为元人的俘虏?想到那些蒙古人,她突然感到了害怕,他们还会像外头的军士一样待自己么?
帘子被人掀开,一盏手提马灯朝里面照了照,几个人影冲进来,为首的女子拿着灯在她面上瞧着,同时也让她看清了对方,竟然是传说中的主母。
“她们都走了,你怎么不走?”
“我.....我怕。”
董秀贞的话让听潮有些好笑:“怕什么,跑便跑了,又不会去捉回来。”
“我怕外头的乱兵。”
听潮将马灯从她脸上挪开:“你倒是个聪明的,实话同你说吧,从这里到大都城,到处都在交战,就算要走,也该等战事平息了,咱们进了大都城再说,这会子黑灯瞎火的,不是找死么。”
董秀贞愣愣地看着她们统计一下人数,帐子中原本住了十个女子,一下子跑了七个,余下的三个除她之外,竟是没睡醒的,否则只怕就剩了她一个人也说不定。
在听潮出去之前,突然听到她问了一句。
“咱们能打进大都?”
“当然。”
听潮头也不回地走出去,跟在后头的几个女子都是嫁与了军士的,她们人人身上背着一种细长的管子,董秀贞认得,正是这种火枪,夺去了她好些亲人的性命。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