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又问道:“那你说的第二策是什么?”
周毖拱手道:“如果朝中大人都不配合太师,那么太师颁布的政令执行下去会遇到很多困难,至少在颁布和执行着两个方面,那些人就会故意消极怠工,这一点从这近一个月来情况可以看出来,下官以为太师可以拉拢一批大臣,还可以打击一批。如今司徒和司空的官位都空出来了,太师为何不从大臣们当中选出两人,向皇帝上书举荐他们填补这两个空缺,以达到拉拢某些大臣的目的呢;另外朝中某些人一直对太师不满、一直在朝议和朝会反对太师的决定,大人为何不想办法除掉他们呢?另外,太师可以为从前被贬的官员鸣冤平反,例如陈蕃和窦武等人,恢复他们的爵位和追封,让他们的子孙继承,那些人岂不会对太师感恩戴德?”
董卓一拍手掌道:“没错,你不说我还忘了,司徒和司空这两个位置空闲一个月了,是要找两个人顶上去,黄琬和杨彪这二人平日里在朝议上很少言语,看起来不反对咱家,实际上是害怕咱家对他们下手,这二人在朝野上下的名声比其他人都要大一些,那就迁黄琬为司徒,迁杨彪为司空!另外,张温、伍孚、朱儁这几个鸟人一直跟咱家不对付,总是反对咱家的主张,实在可恨的人,必须要想办法除掉他们!”
武将胡轸哈哈大笑,对董卓说道:“太师,要杀他们还要想什么办法吗?这事您叫给末将,末将这就带人去把他们全部抓起来杀掉,太简单不过了!”
董卓闻言怒斥道:“莽夫,你就是一莽夫,你行事之前动动脑子行吗?杀人当然容易,然后呢,这事你怎么收场?那刘成还兼着监国,他若找上门来,难道又要跟他就会颁发下来,”
袁隗听后大喜道:“好,好啊,只要韩馥、孔伷、刘岱、张邈、、张超、、桥瑁、袁遗、鲍信等人的任命一旦下来,立即让他们拿了任命官文带着家眷去赴任,不要停留。老夫就不见他们了,告诉他们,赴任之后第一要务就要是招募兵马、发展军备,等待号召起兵勤王!”
伍琼答应:“太傅放心,我会跟他们说的!”
袁隗点点头,又道:“对了,老夫听说最近一段时间,很多对董卓不利的谣言从京城向各地传扬开去,你们知道此事吗?”
周毖道:“下午我等在董卓府邸,他就为此事打发雷霆,并让李肃派人查清是什么主使的,如果不是这件事情,我们还找不到机会和由头建议董卓往地方派遣亲信和自己人为官呢!”
“此事是什么人做的,尔等知道吗?”
伍琼摇头道:“不知道,我们也一直纳闷呢,是谁会把董卓的事情传得越来越黑,唯恐董卓的名声不够臭,不过造谣之人也等于是帮了我们大忙了。不知道是不是刘成派人干的!”
袁隗摇头道:“应该不会是他,他在士林中没有什么人脉,像这种谣言必定是从士林之中传扬开的,普通愚民不会传得那么有文采!派人去查,一定要查出来是谁干的!”
此时何颙的心里一直在打鼓,其实利用士林中人造谣给董卓抹黑这事是他和几个朋友一起干的,实际上也不算造谣,只不过稍稍把董卓的劣迹和暴行夸大而已,另外添加了一些东西,参与这件事情的几个主要人员有他、荀攸、种辑、郑泰等人。
这其中他、郑泰表面是董卓的人,暗地里还是袁隗的人,可是他又和荀攸、种辑、郑泰这些人搅在一起合作,这帮人也可为是志同道合,所以严格说起来,何颙乃是一个三面间谍。何颙只是一个小世家出身的文士,尽管在天下士林当中还有一点名声,但是在袁家等这些门阀面前,他的身份就太不够看了,因此每当大事发生,他也只能跟在旁边干些危险的活,充当马前卒,从前他就跟陈蕃、李膺这些大汉顶级门阀的掌门人混过,可是结果却是在这二人倒台之后亡命天涯。
何颙听到袁隗也要派人去是谁黑董卓的,他心里就有些慌乱了,唯恐被袁隗发现这事有他的份,于是决定把怀疑的对象引向别处,马上说道:“太傅,我听种辑说这事好像是黄琬和杨彪他们派人干的!”
“黄琬和杨彪?”袁隗对此颇感意外,问道:“消息是否可靠?种辑不是刘成的人吗?”
何颙道:“我跟种辑是多年好友,前两日他与我叙旧时喝多了,无意中透漏了这件事情!”
袁术这时对袁隗说道:“叔父,这黄琬和杨彪二人平时看起来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可没想到他们也会干这种背后嚼舌根的把戏,不过他们一个是荆州门阀,一个是弘农门阀,以他们的家世和人脉要干这事简直毫不费力,没想到这二人隐藏得挺深的!”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