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董宣武也的确不太懂入朝的规矩,不小心走入了文官的队伍。
一名绿袍御史鄙视地看了,伸手一推,鄙夷地说道:“懂不懂规矩,丘官队伍不说,还故意殴打言官,你……”
正说到这里,只见董宣武将那名绿袍御史扔到了地上,从腰间掏出一块腰牌,在他面前晃了晃,笑嘻嘻地说道:“看见没有,我董二也是文官,从九品詹事府通事舍人,虽然官不大,但大小也算是个文官,怎么就不能从这边过?
至于打人,大家有目共睹,可是他先动的手。挨打不还手,向来都不是京城董二风格,当初我可是连信王爷都打过!欺负人欺负到我董二头上了,还丘臣,纷纷奔走相避。倒是定远侯邓文明看不过去,一把将董宣武扯到身边,和几名勋贵有一句没一句的唠起了闲嗑。
董宣武这时候才知道,今天入朝的这百余名官员,大多是没资格进太和殿的。比如小侯爷邓文明这几位勋贵,虽然日日入朝参加朝会,但也只能呆在这太和殿外,皇帝懒得见他们,他们也乐得清闲,就当是上班打卡。
小侯爷邓文明是开国大将邓愈的后人,定远侯始封于邓继坤,他属于荫封,不过到了他这一代,先人那些行军打仗的本事,早就被丢得干干净净。邓文明也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一心只想着混吃混喝等死,将定远侯传给他儿子了事。朝廷也不在乎多养几头猪充门面。
他与董宣武是发小,从小就没少在一起喝酒,只是邓家家教颇严,邓文明没敢跟着董宣武胡闹,要不然当初京城就不会只有四大恶少了。
“兄弟,你今天日子可不大好过!”邓文明好心提醒道。
“谁说不是?”董宣武满不在乎地说,“陛下千里传书,让我赶回京城,说是要我在太和殿上舌战群儒,所以我今日才特地穿成这样,也不知那些文程细胳膊细腿,能扛得起我几拳头。放心吧,有陛下给我做靠山,兄弟此战必胜。”
我靠,这二货不会真的打算在太和殿跟文臣们打群架吧!那今天的乐子可就大了!
邓文明顿时呆立当场。
周围那帮狐朋狗友一时间都傻了。
大臣们在太和殿打架撕逼的事以前不是没有发生过,不过那都是传说中的事情。
嘉靖三年,据说因为看不惯献媚皇帝的官员张璁、桂萼等人(这两位先后当过首辅)向皇帝奸佞行径,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当时名贯京城的大才子,带着一帮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天天守在紫禁城金水桥旁边,见到张璁、桂萼等人,见一次揍一次,直揍得张璁等人好一阵子都不敢上朝。
隆庆五年,内阁首辅高拱当政,此人专横跋扈,打压异己,与内阁大学士殷士儋结怨。一次在朝会上两人见面撕逼,互骂几句后,觉着不过瘾,于是就开始动手掐架。大学士殷士儋练过拳脚,长得又五大三粗,要不是当时张居正挺身而出,高拱就要被活活打死了!
还有直接打死人偿命,反而受表彰的先例。
正统十四年八月二十三,朝臣弹劾宦官王振(导致土木堡大败的那位)操纵朝政、倒行逆施,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出来帮王振说话,双方从户怼开始,相互亲切地问候了对方的家人,并惊叹于对方品性,接下来户部给事中王竑不太讲规矩,大打出手,可不仅仅是拽头发、扇巴掌这些妇人手段,王竑这家伙够狠,竟然活生生把马顺脸上的一块肉给咬了下来。
马顺这厮也太没本事了,身为武将,居然还打不过一个文官,活该他被打。
在经过短暂的震惊过后,朝中大臣们醒悟过来,太平拳不打白不打,于是几十个大臣蜂拥而上,群p马顺。
马顺也活该倒霉,一个王竑他都打不过,更何况几十个国之重臣?也不知被哪个一个大背摔摔倒在地上,于是众多大臣对他举行隆重的入群仪式,直到不省人事!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