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你想得太多了!一个胸无点墨的穷酸书生,他的话也能当真?”
皇太极用那肥厚的大手摸了摸范文程的额头,非常烫手。看着范文程那恍惚的眼神,茫然的神色,皇太极心中不由哀叹了一声。人要是钻了牛角尖,一心求死,再好的医术也救他不活。
大金国缺人才,特别缺那些有经天纬地之能的实用人才。这样的人才,在只懂得砍砍杀杀的女真人中,是找不到的。但是偏偏中原那些有名望的大儒们,根本看不上刚刚兴起的大金国,不肯曲就。
这样的人才,为今之计,只能靠自己培养了。
范文程虽然行事还显有些幼嫩,但已经显露出大家之风,假以时日,加以磨砺,日后未必不能成为他皇太极征战天下的左膀右臂。
所以,皇太极十分看重范文程,为此甚至惹来了皇阿玛和兄弟的不满。他们不懂呀,马上得天下,并不意味着就能马上治天下,风光一时的大元朝就是前车之鉴。
治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光靠手中的刀枪是远远不够的。要让驴子卖力地拉磨干活,不能只靠手中的鞭子,还要蒙住驴的眼睛,必要时还要在驴嘴前挂一根胡萝卜。
皇阿玛不懂这个道理,被董宣武那份《驳七大恨疏》气昏了头脑,贸然向境内的汉民举起了屠刀,逼得汉民纷纷逃亡。
这不,龟缩在东江岛的毛文龙看到了机会,忽然出兵占据了辽东半岛,大肆收拢逃亡的汉民,如今已经聚集了数十万之众。即使是汉军也军心不稳,首鼠两端,纷纷暗中与毛文龙、袁崇焕等人勾结。
再不改弦易张,女真人的祸事不远了。
想到这里,皇太极心中一阵烦闷。
皇阿玛老了!人老了,就会自以为是,特别固执,不肯听人劝说。难道大金国真的如汉人书中说的那样,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董宣武也真够狠啊,利用《大明周报》和不知从哪里找来的枪手文人,就这么轻而易举地废掉范文程,这个皇太极抱有极大期望的辅佐之臣。
“是汉人,还是女真人,真的那么重要么?”皇太极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烦闷,温声劝慰道,“都是人,你瞧,咱们有同样的头发,同样的皮肤,同样的眼珠子。汉人是炎黄子孙,难道我们女真人就不是炎黄子孙?
汉人与女真人原本就是兄弟,现在兄长无能,管不好这个家,做兄弟的难道不该去帮一把?这天下可不是一人一姓的天下,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他们朱家当了两百多年的皇帝,做过的荒唐糊涂事不少,天下百姓早已经是不胜其苦。
我们这么做,也是救民于水程吧!”说到这里,皇太极的目光一冷,盯着御医说道,“如果这样还救不回文程,那你,也不必活下去了!”
“是,是,是!”御医战战兢兢,浑身发抖。所谓龙血龙肉,原本是他信口胡言,用来搪塞皇太极的话,万一范文程真的救不回来,他也有个脱罪的理由。可是他万万没想到,这个四贝勒竟然如此心狠,竟然当众剜下一大块肉来,此举无疑已经将他逼到了绝境。如果范文程真的有个三长两短,他是必死无疑,他家人的下场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挥退了众人,皇太极一个人坐在书房中静静地发呆。
汉人心思狡猾,处处都留着心眼。御医的心思,皇太极怎么会看不出来?
不过,剜掉一块肉,落个千金买马骨的贤良名声,怎么算皇太极都觉得值得。假如范文程真的能活过来,听说了这件事,再大的心结也该解开了,没有道理不对他皇太极死心塌地、尽心竭力吧!
注1:董文炳(1217-1278),字彦明,元初大臣,藁城(今河北省藁城县,位石家庄市东)人,为忽必烈统一天下,收拾人心立下了极大的功劳。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