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历史军事 > 明月万里照汉关 > 第一百九十三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

第一百九十三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1 / 1)

董宣武与袁崇焕全然不同的两种说法,让孙承宗头痛不已。

董宣武断然否认曾派人与女真人联系,否认了那封信的存在。但袁崇焕也的确拿出了一封信,信上的笔迹与董宣武的笔迹十分相似,或者说是惟妙惟肖,尤其是对某些字的简化,在这个时代,除了董宣武,就根本没有其他人这么写。

董宣武否认这封信是自己所写,并列举出书信中许多疑点和错误。其中一点是:就算是董宣武他习惯了简化字,但写给皇太极的一封信中充斥这么多简化字,难道就丝毫不担心皇太极看不懂,或者领会错了其中的意思?

两人之中必定有一人在说谎,至少军功上是这样。作为他的左膀右臂,他寄托了重大期望的袁崇焕,孙承宗不愿相信他在说谎。而对于董宣武,这个有良好出身,而且还有一身让人难以理解本事的弟子,孙承宗也无法想象他会要背叛大明。

经过反复的彻谈,了解情况,孙承宗认为董宣武是冤枉的,很可能是袁崇焕中了女真人的反间计。

至于军功,孙承宗更倾向于袁崇焕的说法,因为董宣武凭借三十二人的侦查排,和书也被毁去,袁崇焕坚持说那官吏已经战死在那场混战中,董宣武已经将所有的饷银私分干净,董宣武又拿不出证据证明他只不过动用了几千两饷银而已,孙承宗采信了袁崇焕的说法。

董宣武没有想到,事情竟然因为一封突然出现、子虚乌有的信,变成了这般模样。本来胜算在握的他,竟然因此而处处被人怀疑。

同时,袁崇焕不断的提及“百姓”、“伤兵”等词,闪烁的眼神似乎在警告董宣武,让董宣武怀疑袁崇焕已经压服了吴三桂,掌握住了他留在营地中的那批百姓和伤兵,并以此来要挟他。而随之而来的吴三桂的完全偏向袁崇焕的证词也似乎印证了这一点。

最终,孙承宗将军功分成了三份,袁崇焕占二分之一的军功,董宣武与吴三桂各占另外的四分之一。

而对于两军反目成仇的事,孙承宗认为袁崇焕见事不明应当承担绝大部分责任,功过相抵;董宣武迫于无奈的行动,又是客军,应不予追究。

在接回了躲在山洞的众人后,又得到吴三桂在官司结束后,吴三桂将亲自护送那批百姓和伤员去北京的承诺后,无奈之下,董宣武无心继续在这场已经没有什么胜算的官司纠缠,只得接受孙承宗的调解,在上奏的奏章上签名并率领众人打道回京城。

一场离奇的官司,竟然以这种荒诞的方式结束了。

这其中唯一让董宣武欣喜的是,在赵成等人精心的照顾下,董三和两名重伤的侦察排战士竟然死里逃生,恢复了过来。

当然,董宣武是绝不会放过袁崇焕的,不为那些被袁崇焕强夺去的军功,那点军功在董宣武眼中还算不得什么,只为那些被袁崇焕害死英灵能在九泉之下安息。

同时,董宣武对那封突然出现的伪造书信无比疑虑。

要知道,他的手书流传出去的并不多,即便是《射雕英雄传》的手稿,也是李轻盈与孙小倩的手笔。是谁伪造了这封手书,而且还伪造得惟妙惟肖?

这一切证明,袁崇焕与京城中的某些人有勾结,结合整件事情来看,在东林党和魏党都冷眼旁观的情况下,袁崇焕居然还能迅速拿出那封伪造的书信,很大可能是与女真人有所勾结。而伪造那封书信的人,很可能就是董宣武他一直怀疑的,隐藏在京城中的那个奸细。

种种迹象表明,此人心细如发,做事极为周密,绝非等闲之辈,很不好对付。

此人是谁?此人不除,董宣武寝食难安。

本书来自

最新小说: 清泉明月 到部队退亲,冷面军官竟是我熟人 圣诞诡异录 双重人格大佬的极致偏宠 开超跑!住别墅!我是世界白富美 斗罗,绝世之神 四合院从抗日胜利开始 大果重生将军府 快穿:渣女她总是好孕连连 云夏的快穿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