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开炉(1 / 1)

开采与铸炉一切顺利,韩炜就等着炼铁了。

春秋战国时期,还没有真正进入铁器时代,制造刀剑的材料主要是青铜,也就是铜锡合金或铜锡铅合金。

纯铜较软,不适合造兵器,加入铅锡合金,硬度大幅度提升,是早期兵器的理想材料。

将铜锡合金熔化后,倒入模具,冷却,脱模,再经过反复锻打,就能兼顾硬度与柔韧性,制成相当锋利的刀剑。

但是,用一把青铜剑去削另一把青铜剑,只会让两把剑同时崩口或卷刃,想让一剑断开而另一把毫发无损,是不实际的空想。

最多是其中一把剑的铜锡比例不合理,铸造温度不够高,锻打工艺不佳,崩口或卷刃的程度比另一把剑更明显一些罢了。

华夏民族是世界上最早掌握生铁冶炼技术的,早在商朝就学会了从铁含量较高的陨石中,冶炼出一些不太纯的铁和镍,然后将铁和镍加热,打成薄刃,与青铜铸接,制作成比普通青铜兵器更坚硬、更锋利的兵器。

地球上铜元素的含量远远低于铁元素,但是铜矿石的还原性比铁矿石强,就算古代使用的只是简陋的化的温良谦恭让和外圆内方的风格。其中所蕴含的“藏”与“显”都是这种精髓所在。

汉剑在当时主要是用于步兵配备的战场实用兵器,配合盾牌使用,组成剑盾兵,直至西汉末环首刀逐渐取代汉剑成为战场主流。

东汉后期,汉剑彻底退出战场成为纯粹的权贵象征。主流战场用汉剑多采用铜制装具,朴实无华。

士大夫权贵阶级佩剑则为追求华美,装具多采用玉具或使用错金错银工艺,成为装饰华美的工艺品。

汉高祖刘邦起事,就是从剑斩白蛇开始,而其后汉代的皇帝无不佩剑。汉代的男子崇尚武力,男子成年后喜欢腰悬佩剑,奉为时尚。这一点连纯粹的太学文生也不例外。

所谓“剑者,君子武备,所以防身”就是这个道理。在西汉,官吏们佩剑是一种义务,特殊的仪式或场面更是不可缺少。

第一柄剑历经十日,最终出世。

其装饰用的黑底红纹,是大汉的主色调,非常漂亮,颜色搭配合理,图案纹饰精美抽象。装饰器面琢饰兽面、云纹、谷纹外,尤以浮雕的蟠螭纹最具特色。其布局合理,生动巧妙,碾磨的圆润细腻,华丽精细。

此剑一问世,韩炜便爱不释手,即刻定为大凉的镇国之剑。

本书来自

最新小说: 清泉明月 到部队退亲,冷面军官竟是我熟人 圣诞诡异录 双重人格大佬的极致偏宠 开超跑!住别墅!我是世界白富美 斗罗,绝世之神 四合院从抗日胜利开始 大果重生将军府 快穿:渣女她总是好孕连连 云夏的快穿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