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历史军事 > 工业霸主德意志 > 第383章 德国的底蕴(第二更,求推荐票、月票、打赏)

第383章 德国的底蕴(第二更,求推荐票、月票、打赏)(1 / 1)

弗里茨·维特,生于1908年,父亲是一名销售精英。

1925年,17岁的维特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艾德里安中学,随后考入但泽皇家军事学校,毕业后就职于当地政府部门,担任普通文员。

埃里克对陆军进行大改后,古德里安得以在萨克森州在量招募新兵,这次机遇让维特对自己的人生又有了新的选择。

1930年的春季征兵在萨克森启动后,作为萨克森本地人的维特果断地辞去工作,赶到了军事气息相对浓烈的莱比锡。这里是他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也是他的出生地。

在军事学校读书的那几年里,萦绕在他耳边的大多是装甲部队战绩辉煌、还有那些叱咤疆场的将军,至少古德里安就是他心中的偶像之一。然而,维特却反其道而行之,选择参加步兵科。

“他们在装甲部队的成绩,我在步兵部队一样可以做到,甚至更好。”这是他与朋友们高谈阔论时曾经说过的话。

不知道是为了兑现自己曾经放出过的豪言壮语、还是本来就对步兵情有独衷,他最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完成了这样的选择。身边的朋友和曾经的同学都曾劝过他,甚至连他的父亲都希望他去德累斯顿的装甲部队参军,可是,他最终没有改变自己初衷。

维特打算从,要不怎么知道‘兵者诡道’。”气氛慢慢缓和下来。

“是的,我看过,但那本书太深奥,我只知道点皮毛。”维特谦虚地说。

“你那拳脚功夫是从哪学来的,太管用了,能不能也教教我们。”几个人似乎什么都没发生,一边回营房,一边东拉西扯。

“这就是擒拿与格斗,部队设有这个课程,你们都有机会学习的。”维特很诚实地告诉他们,如果不下功夫,战时就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他希望战友们全身心投入。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全班正常出操,标准率也有了明显提高。

新兵营的生活枯燥无味,维特利用与曼海姆人的私人“关系”,组建了几支足球队,每天晚上如果新兵营没有其他活动,他们都能在明亮的灯光球场进行切磋,生活一下变得变得多姿多彩,紧张的军事训练也显得轻松了许多。而维特在新兵营也逐渐聚集了很旺的人气,变成了一呼百应的兵王。

时间过得很快,轻武器射击和武装越野训练结束后,维特所在的班级每次都是稳拿第一,连主教官都开始对他们另眼相看。

此时,由埃里克发起的联邦德国陆军新兵大比武已经迫在眉睫,许多偏远部队已经开始在各单位选拔参赛选手。莱比锡的新兵营也不例外,除内定的“维特”班外,其余人选还要在内部进行激烈的争夺赛。选拔赛与国家统一赛制一样,麻雀虽小,肝胆俱全,各小组的竞争十分激烈。

联邦德国国防军新兵技能大比武的主赛场设在德累斯顿郊外的易北河边,除了能获得老牌工业的支持,也是利用这次比武的机会向国内外树立德国国防军的良好精神风貌。

白天训练很辛苦,但新兵营仍然不定时地进行夜间紧急集合,有时甚至跑上十几公里以后才回到寝室休息。

维特的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尤其是昼夜潜伏、敌后穿插、武装囚渡、夜间袭扰和引导空中打击等等,更是别出心裁,连挑剔的主教官都大加赞赏。

莱比锡新兵训练营是全国离德累斯顿最近的一个基地,部队可以通过长途拉练就可以轻松到达。但是,主教官突然发了善心,最终决定所有部队改乘军用卡车,原因是这样既省时间又省体力。

维特在艾德里安中学时偶尔见过埃里克一次,因为是匆匆一瞥,印象非常模糊。虽然埃里克经常去但泽军事学校考察,但因为那时的维特还只是一个小角色,根本就没有见面的机会。现在,机会竟然又一次出现,他决定努力发挥,尽力争取得到总统的认可与赞赏。

最新小说: 高考结束去兼职,漫展摄影遇校花 清泉明月 到部队退亲,冷面军官竟是我熟人 圣诞诡异录 双重人格大佬的极致偏宠 开超跑!住别墅!我是世界白富美 斗罗,绝世之神 四合院从抗日胜利开始 大果重生将军府 快穿:渣女她总是好孕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