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么快就拿下了大员,李元利还是有几分意外。
算算时间,荷兰使者马太伊斯最快也得进了腊月才能到达大员,给荷兰大员总督带去李元利的最后通牒,但只到腊月十九,李盖就将大员岛拿下来了。
速度似乎太快了点。
李元利问:“荷兰人有没有收到我写给他们的信?”
这个时代完全就是弱肉强食的世界,没有任何道理可讲,李元利并不是怕李盖不宣而战,而是感觉和他的初衷有点不一样。
他原本想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荷兰人在大员只有那么点人,军械舰船也比不过大兴军,只要稍微有点脑筋的都知道不能硬扛,李元利也正是抓住这点,才想到通过最后通牒让荷兰人自己滚蛋。
逼退红夷比攻打大员自然更显威势,没见人家大明朝的沈有容奉圣谕让荷兰人退兵之后,还勒石澎湖。“沉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等”是不是比“沉有容击退红毛番韦麻郎等”逼格更高?
李盖显然也知道这一点,能凭一封书信于数千里外斥退红夷,这是何等的威风?
然而,红番鬼并没有识趣地退走,所以李盖心里很是恼化的影响,那是必然的事情——当时汉字也是南洋诸国的主要文字之一。
虽然明朝经历了明末的天灾人祸和战乱逐渐衰弱以至灭亡,但到现在为止,也不过才短短几十年时间,中国在南洋各国心目中的地位,并没有下降多少。
后世满清鞑子入关窃居大宝之后,南洋诸国虽然也有一些继续称藩纳贡,但数量与明朝相比却大大减少,究其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根本不认可东虏鞑子在中国建立起来的政权。
中国强盛王朝历来都是汉室王朝,汉唐宋明无不如此,这是藩属国愿意臣服的最主要原因。而满清非汉这个事实却让大多数藩属国心存不服。
在他们的心目中,清朝是“夷狄入侵中华”建立起来的国家,而事实上也是如此。
连满清鞑子皇帝都有自知之明,他们不喜欢看到“夷狄”这两个字,甚至在某些场合将“夷”改为“彝”,将“狄”改为“敌”,正可谓是掩耳盗铃!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