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农圣 > 第726章 新的差事

第726章 新的差事(1 / 1)

大唐朝堂上,都是老戏骨的天下,像松赞干布这样从来没有看过戏的人,会被他们带着节奏耍的团团转。

所以,经过了三天的商议,理番署,终于就吐蕃并入大唐的事宜,敲定了具体的细节,制定出了日程表。

从即日起,吐蕃所有疆域,将成为大唐固有领土,吐蕃所有部族,子民,皆入大唐户籍,一应军队,衙署,律法陈条,将对照大唐边镇设置,执行。

所有百姓的户籍录入,衙署的设立,军队的驻防等事宜,将会在明年年底之前,全部完成,而松赞干布本人,被李世民册封为了青藏王,在长安赐三进宅邸,享月奉两千贯,其氏族成员,全部迁入关中泾州安置,至于吐蕃王宫,以及宫内所有财货物资,仍旧归其所有。

之所以给他一个二字王的爵位,主要是因为吐蕃版图够大,他献地有功,李世民要给后来者打个样子。

这个时期的吐蕃,比后世我国西藏的范围还稍微大一点,属于青海,和尼珀尔的一些高原地方,目前都属于吐蕃,从后世的地图上,其实一眼就可以看到,它比工团和一些慰问物资,往吐蕃各地走一趟,替朕宣抚各部,这样也能让明年咱们全盘接手吐蕃之地的时候,更加顺畅,让安南军分一支护卫军,保障他们的安全。”

房玄龄点头道,“正明最善处理少数民族问题,陛下这个打算,十分巧妙,不过,这吐蕃之地究竟该如何管理,咱们还需有个全盘的考量。”

李世民闻言,在议事厅悬挂的地图上盯着这片区域看了好一阵之后,才开口道,“吐蕃一旦全盘接手,它将是咱们未来进军迦楼缕波,天竺等国的前哨阵地,驻军不可少。

朕欲将其设为逻些道,调任李绩为大总管,整合招募宁川道,剑南道以及吐蕃本土的比较适应高原气候的青壮入伍,在明年入冬以前,接替正明,驻守当地。

其总兵力规模,暂定为十二万,此后,这支大军,将与耽摩道刘弘基部左右两路出击,攻略,管理整个南亚地区疆域。”

用两个州道,二十万左右的军队,管理人口超过三千万的整个南亚地区,这是李世民没有办法的办法了,大唐人口现在才三千五百多万,却有一百万左右的军队,比例达到了三十几分之一,这太高了。

毕竟,三千五百万人,至少有三千万是老人,妇女,小孩,年轻男丁从军的比例,差不多到了五比一,要是再大幅增加,别的方面的生产,就都会受到影响了。

目前的办法,就只能是缓,等更多大唐的青壮成长起来,更多新收服的国家的青壮汉化过来,能够应用于军事。

所以,在房玄龄对李世民的规划表示出了赞同,并且拟定了命令发往关中之后,他们又商议起了两百多万修路工人的安置,以及明年收编的王国的事宜,能从这里面整编出几万兵力出来,也是能起到一些作用的。

还没有到腊月,吐蕃整体并入大唐,松赞干布封青藏王,农国公太子少师为逻些道宣抚使,带领文工团,三万安南军入藏,宣抚各地的公告,和任命的圣旨,节符,就到了孙享福手上。

也幸好文工团的人手集结,慰问的物资调集还需要一些时间,孙享福可以在明年正月过后入再出发,否则,孙享福估计会在心里把李世民骂死,寒冬腊月进藏区,这是要把他折腾死的节奏。

虽然经过了几年的摸索,商贾们已经找到了一些对抗高原反应的办法,但孙享福不认为这一趟会轻松,因为,后世有过旅游经历的孙享福知道,高原反应的那种痛苦,有多难受。

“让文工团大部队来这边集合,咱们回九垸县过年吧!正好把孩子们放回去,吐蕃高原,他们不适合跟去。”接完圣旨后,孙享福在大理的居所中,与虞秀儿商量道。

虞秀儿点了点头道,“妾身也是这么想的,听说中原汉人去到吐蕃高原,会头痛难忍,像生病一样,此番,咱们可要多带些药物防身。”

孙享福苦笑道,“那种痛,可不是吃药能解决的,只能稍稍缓解,不过,在上面生活一段时间,适应了就好了。这断时间,我跟禄东赞有许多交流,其实,上面,也就少数地区,待着会难受,他们主要生活的地方,比如逻些城的位置,地势就并没有那么高,汉人去到那边,也不会有不适的反应。

只是啊!我有些担心你的脸,会跟那些吐蕃女人一样,起高原红,这样可就不美了。”

“啊!去吐蕃,脸上会起高原红?”

不光是虞秀儿,李香蝶和姚红袖也发出了惊叫之声,颜值,是她们除了嗓子之外,最看重的东西,如果去吐蕃,可能损害她们的颜值,那这趟差事的代价可就太大了。

孙享福安抚道,“放心,多擦护肤的油膏,多喝酥油茶,去了就待在地势不高地方,只要不常年生活在那边,应该没有问题的。”

本书来自

最新小说: 清泉明月 到部队退亲,冷面军官竟是我熟人 圣诞诡异录 双重人格大佬的极致偏宠 开超跑!住别墅!我是世界白富美 斗罗,绝世之神 四合院从抗日胜利开始 大果重生将军府 快穿:渣女她总是好孕连连 云夏的快穿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