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毛是哪一个?把调酒师都给我叫过来!”小老头用拐杖敲了敲地板,转头对自己的儿子说道,“还有你,赶紧去止血,再把天前整晚的监控全都调出来。”
等年轻人捂着鼻子走了,小老头才笑呵呵地给六哥倒了酒:“六哥稍等,这是进口的洋酒,我不太懂洋酒,但我知道这一瓶可不便宜,希望合你口味。”
“我不喜欢和这种西洋的马尿。”六哥摇摇头,看了看手表,“让你家娃儿动作快点就行。”
“呵呵……六哥真是快人快语。”小老头放下酒瓶,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金属盒,里面装着满满的雪茄,“酒不喝,烟总是抽的吧?”
六哥瞥了一眼小老头手里的雪茄,不屑地笑了一下,也不说话。
“看来六哥是看不上我这寒酸的东西了。”小老头也不恼,把烟收了起来:“不知六哥的那位朋友究竟是哪路神仙,要劳烦您亲自走一趟?”
“少打听,多做事,或许你能多活些年。”六哥说道。
“哈哈,我懂,我懂。”小老头自己喝了一口酒,眼眸低垂,他现在最不想看到的情况就是,是他的儿子或者他儿子的小马仔真的偷了人家的东西。
不多时,小老头的儿子带着一只平板电脑回来了:“监控我已经调到了,那天晚上上半夜都很正常,下半夜监控突然坏了,总之没拍到有谁偷东西。”
六哥眯起眼睛,眼神站,开始了搜索。
搜索关键词:“白泽”,然后他看到了千度词条里,是这么说的:
“《白泽图》曰:羊有一角当顶上,龙也,杀之震死。”
赵旭回想了一下,他在异界遇到的那只自称白泽的神兽,的确是独角的,身上的毛发也有些像山羊。
可问题是,为什么是《白泽图》曰,而不是《山海经》曰?他好像记得,白泽是《山海经》中的吧?
再往下看,他才知道,原来是后世的一些作品误传,其实白泽并不见传于《山海经》,清代类书《渊鉴类函》说,“东望山有兽,名曰白泽,能言语,王者有德,明朝幽远则至。”这一段的注释称出于《山海经》,但这段文字也见于更早的《三才图会》,但是没有提到出处。
既然这样,那就查查《白泽图》是怎么回事就行了。
千度是这样解释的:
“从文献来看东晋以前《白泽图》就已经广为流传,而这类辨识鬼神的文献则可以追溯到汉初甚至更早,此书古本早已失传,敦煌有后世(隋唐前后)补充续注《白泽精怪图》,清末被列强破坏并抢走,现存残本二卷,一卷存于法国图书馆,一卷存于大英图书馆。”
“《云笈七签·轩辕本纪》记载:【帝巡狩,东至海,登桓山,于海滨得白泽神兽。能言,达于万物之情。因问天下鬼神之事,自古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者凡万一千五百二十种。白泽言之,帝令以图写之,以示天下。帝乃作祝邪之文以祝之。】,又有古书言曰:【天下有圣人出,则白泽奉书至】,故可推断《白泽图》为神兽白泽献与轩辕黄帝的奇书。”
“《山海经》为文,《白泽图》为图,如铜鉴之两面,此为上古神鬼异兽之图文是也,后世神鬼之说,魑魅之言,多出于斯矣。”
赵旭挠了挠头,这么复杂的吗?上古时代的作品,实在很难搞清楚啊,还有那两卷残本被抢走什么鬼?可以抢回来吗?
白泽当时给了一个黑色的卷轴赵旭,卷轴画做了黑色的戒指,并对他说“汝非圣人”,赵旭现在懂了,原来人家神兽一般情况下只给圣人“奉书”,不太看得上自己这样的“土鳖”。
“《山海经》和《白泽图》的混合版本?那以后就叫你【山海图】好了。”赵旭抚摸着左手食指上的黑戒,喃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