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略 > 第688章 人情往来

第688章 人情往来(1 / 2)

<content>

这一天天的,过得可真快。

天色渐渐暗淡下来,大多人已各自向家走去,准备请客吃饭的也早已定好酒楼饭庄,只等主客一到,立马就可开怀畅饮。

樊文予‘站’了一天,来到大空寺院中又转悠了一会儿,这才带着众人向盐课而去。

吃了不少干粮,姜军和蔡一书觉得身上力气大了许多,肖大可不言语,只顾低头走路,大家都无比钦佩:这位都察院左佥都御史走路的速度,依旧‘嗖嗖’的快。

刘通跟在后面,默默的踩着樊文予的节奏,心里简直要哭爹喊娘:这么好的机会,就这么白白浪费了,还落的一个被嘲笑的下场。

什么干粮?今晚连晚饭都省了,直接开喝……

樊文予走的速度确实不慢,但文博远似乎比他还快,他们一行来到盐课衙门时,却看到一群人围在那里。

衙役的灶房前摆着一口大锅,桌上还有不少吃食,看不太清,透过博远说一不二,无人敢有异议,仲逸庆幸自己有这样一个好‘故交’,行事风格颇有几分相似,从盐户们脸上的热情就能明显看的出来。

白日里,大家在盐井边的空地上聊得不错,如今这顿颇为难得饭菜更是让所有人难得不开心——盐户们的眼睛是雪亮的……

知府衙门的曹春今日心情格外‘七上大人年事已高多有不便,改日有机会在当面赔罪……至于仲大人嘛……陪文大人的事儿最重要,我们都在大理,有的是机会……”。

这开场白如同他这个人一样索然无味、却又带着那么一点点的反感之情,好在这样的场合,这种话总归是有一种‘万能’的作用,听着听着就习惯了。

大多人间是初次见面,彼此酒量还不是很清楚,自然是要试探一番了。

“樊大人,下官知府衙门同知……请了……”。

知府曹春之后,其他人纷纷向樊文予那边而去,挨个的敬酒。

来者不拒,不得不说这才是樊文予一个极大的优势:若论酒量而言,远远可以超过他的‘站功’。

喝酒天分这东西,他打小就有,到了蠡县是如此,到了刑部也是如此,樊文予对此很自信。

曹春身边的人才刚刚落座,樊文予递个眼色,他的随从也纷纷站了起来,自然又是一番频频碰杯之声。

桌上饭菜谈不上有多好:有荤有素、有菜有汤,没有太过瞩目之味,但做的还算精致,很容易入口那种,但远远比不上盐商的排场。

中午没吃干粮,但此刻似乎也不急着下筷子,樊文予不由默默微微隆起的腹部,对着饭菜,只能微微摇摇头:同样的吃喝,为何仲老弟就一直不见发福呢?

真正的喝酒从来不看饭菜,一旦气氛搞起来什么都是其次的了,曹春这个分寸把握的很好,微微醉意起,他便缓缓向樊文予靠近些,其他人见状也纷纷转过身去,装作没看见。

“听说樊大人去了趟大空寺?怎么样,抽到根什么签?”。

都是正四品,曹春却一直在樊文予面前摆出“下官”的姿态,毕竟人家是从京城来的,理应如此嘛。

碰了一杯,他还不忘说一句:“那里的签很灵验的。尤其那个功德箱”。

呵呵又是功德箱,仿佛去了大空寺不向箱子里扔几块银子就说不过一样,这银子最后都去哪了呢?

樊文予笑道:“托曹知府的福,本官抽的是上上签,至于灵验不灵验,暂时就不知道了”。

说起灵验,那恐怕就要过些日子再看了。

曹春眯着眼睛,一副“当地人对外地人”的提醒:“灵验当然是灵验了,大伙儿都这么说,不过,还的请那里的大师给算一算”。

不是“志趣相投”,便是投其所好,这位知府简直就是个万花筒:四品官做着,酒喝的不错、挂似乎也算的不错。

见也是个“心诚则灵”的人,樊文予也来了兴致:“哦?倒是见了个大师,不过好像是解读签文的,说了几句,不知算不算?”。

众人喝的正起劲,这边两人谈的也正起劲儿,樊文予今日去大空寺是带着一帮人去的,这个消息自然瞒不住,曹春知道也不足为奇,能这番提醒倒是有些意外了。

苦口婆心的劝了这么久,樊文予也知道怎么着也得表示一下才行:“照曹大人的意思,本官明日再去一次?”。

曹春连连道:“嗯哪,就是这样的,心诚则灵嘛,岂会在意多跑几次呢?来这里一趟也不容易不是?”。

此人也是个极其精明的主儿,话到嘴边又蹦跶出来一句:“只是……不知文大人那边……准备时候启程?”。

这才来一天时间,就想着要下‘逐客令’了?好在他们这次是巡盐的差事,否则这大理府还真待不下去了。

好在这是在酒场,没有什么比这更能烘托气氛的了,樊文予轻轻抬起酒杯,一旁的随从立刻将酒斟满,他则把曹春的酒杯倒得满满的,也不管红脸不红脸的:“喝了这杯,喝了这杯,本官就告诉你”。

曹春一脸的兴奋,连连点头谦让,不就一杯酒的事儿嘛。

最新小说: 清泉明月 到部队退亲,冷面军官竟是我熟人 圣诞诡异录 双重人格大佬的极致偏宠 开超跑!住别墅!我是世界白富美 斗罗,绝世之神 四合院从抗日胜利开始 大果重生将军府 快穿:渣女她总是好孕连连 云夏的快穿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