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回陛下,京中存粮原本可以支撑三月时间,去岁京畿大旱,年前曾拿出一部分周济百姓……”申时行话未说完,便被朱翊钧打断:“你就直接说还能支撑多久吧?”
“顶多一个半月。”许国接过了话茬儿,沉重的说道。
“一个半月。”朱翊钧从炕沿儿上下地,来来回回的踱着步子,嘴里不停:“曹爱金,内库中还有多少存粮?”
“回陛下,供应库现存粳米三十三万石,熟米六十一万石。”曹爱金永远都是那么的言简意赅。
供应库是内库存粮之所,所谓内库,其实就是皇家的私人小金库,下有内承运库,广积库,甲字库,乙字库等等名目,存储大量金银,绸缎,硝石,棉花等物,粮食作为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当然也在其内。
其实明朝成立之初只有内库,内库既国库,真正的国库,也就是太仓库是在正统年间才开始设立。
明代初期,田赋并不征收金银,而是征收粮食,只有矿税等是金银形式上缴,放入内承运库,偶尔有田赋折合成金银的,送往南京作为武将的俸禄。(明初的官俸也是发米为主,辅以少量钱财。公共事务也是免费征用民间劳动力,只需要提供必要饮食就够了)
在这段时期,内库就是国库。
正统元年,英宗允许将一部分漕粮折为金银,每年一百万两银为额度,就是所谓的“金花银”。这些钱全部放入内承运库,不再送往南京。除了十来万两银作为武将俸禄外,其他全部归御*用。
至此,内承运库充当了国库和皇帝小金库的双重作用。一部分为京中武将提供了工资,一部分变成了纯粹皇帝的私人财产。值得注意的是,从此户部对内承运库的资金没有任何权力支配了。
这或许是皇帝与国家争利开始的征兆。不过,英宗即位时候才金陵,让他们改漕运为陆运,用最快的速度运粮北上,至于多些耗损,当前情形下,也得咬牙受着了。”
事情算是定了下来,打发走几位辅臣,朱翊钧问曹爱金:“仍旧没有张佑的消息么?”
曹爱金摇了摇头。
“唉,”朱翊钧叹了口气:“那小子一直负责崇明水师基地的事情,也不知道到什么程度了,若是有一只强大的海军,还怕的哪门子倭寇嘛!这样,你火速派人联系戚继光,问一问这方面的情况。”说着又叹了口气:“格物所在搞即时通讯,要是能早点搞出来就好了,如今这联系实在是太特么不方便了!”
许是真心感慨,脏话都冒了出来。
</content>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