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忌,你不能背叛希腊……”
下午的辩论后,毋忌脑海里不断回想起这句话。他觉得自己已经变成了扶苏,端着带血的长剑刺向那名美丽的妃子,悲伤而残忍。
他厌恶,却无可奈何。这是秦国,哪怕他是白狄大人的学生,没有符、传也寸步难行。他最多只能像现在这样,去找一家酒肆喝得内乱。熊荆明白这个意思,他问道:“若只运一次,可运人几何?”
“若齐人舟楫……”鄂焯一开口就被熊荆打断,他道:“齐人不算。”
“若不算齐人舟楫,仅楚魏两国舟楫……”鄂焯眼睛瞄向左上方,好半天才道,“今有两桨中翼战舟,故空置大翼五百余艘,此可运十万人;旧式战舟尚有五百艘,可运三万人;若旧郢、南阳可就地征粟,尚余千艘庶民舟楫,此可运五万人,此十八万人也。”
“仅十八万人?”熊荆只觉得十八万人太少太少。
“非也。我军必要派出士卒以接应赵人,舟上当有欋手、舟人,或十五万矣。”鄂焯补充道。
熊荆觉得十八万人太少,实际的数字更少。多运出一个赵人,日后就多一份抗秦的力量。鄂焯知道这个道理,他紧接着道:“若能迟滞十月,风起东北,海舟亦可逆河而上。每艘海舟若运四百人,此可运三万余人。”
鄂焯居然把海舟也算进去了,那是真没有舟楫了。他再道:“魏人有舟楫七百余艘,或可运四万人,此二十二万矣。”
“渔舟为何不算?”熊荆想起了渔舟,平时打渔,现在总可运人吧。
“渔舟乃齐国之物,舟人也皆是齐人。”鄂焯道。
“若以渔舟运人,能运几何?”熊荆问道,他只想把邯郸城内的人全运出来。
“渔舟有一千七百余艘,可运二十万人,”渔舟载重十吨,一艘运一百二十人,这就有二十万人。“然渔舟全在齐国,舟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