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历史军事 > 荆楚帝国 > 第十三章 定数

第十三章 定数(1 / 2)

甄别献给大王的金冠是否是纯金所制,如此古怪的问题让正朝群臣诧异低哗。荀况大步出列,斥道:“此奇技淫巧,悦妇人之物也。”

“原来你们不在意国王陛下戴一顶假王冠?”亚里斯多德四世笑道。众臣本想附和荀况,见夷狄大人抬出了大王,打算出列的脚又缩了回来。

“我中国有冕冠、有爵冠、有皮冠、有玄冠,无有金冠。”荀况继续驳斥。“请大王明鉴,夷狄之人,豺狼之性,献夷冠于大王,欲变夏也。且我大秦地方万里,持铍之士了这个问题不会有人回答出来,那就索性赏万金、封万户。

“大王有令,但凡有能辩金冠真假而不损者,赏万金、封万户……”赵政的王命传出正朝大殿,一直传到皋门外的荆轲耳中,大夫蒙嘉向他解释道:“但凡能为我大秦效死有功者,皆可封侯。”他说罢又看向荆轲,“壮士刺杀李牧,赵人大败,此大功也,必得封侯。”

“若能封侯,自当报效大夫。”荆轲一身黑衣,束着的头发包着一块红色的帻巾,异常显眼。他身侧的僕臣也是黑衣红帻,手里捧着一个木函,里面装着李牧的首级。

“大王既言封侯,必当封侯。”荆轲一个多月前就到了咸阳,一直等到昨天赵政回宫视朝,这段时间蒙嘉得了他不少钱。他刚刚说完,便听廷内傧者高喊:“召——!壮士荆轲上殿。”

“召——!壮士荆轲上殿。”秦宫巍巍,声音一道宫门一道宫门这样传下来。召荆轲上殿本是第一大事,只是因为夷狄大人的缘故,一直拖到现在。

入赵潜伏一年有余,终在关键时刻刺杀李牧,直接促使了赵军战败甚至是赵国的灭亡。这样的大功怎么封赏都不为过。赵政一回国就派人前去驿馆探问,今日开朝又召荆轲上殿,以示自己对荆轲的看重。

傧者的声音传到皋门,几个谒者忙在前面引路,然而走到正殿阶下正要登阶时,一个郎中将荆轲两人拦住了,道:“请壮士解剑。”

“敝人剑不离身,身不离剑。”五尺长的斩鼎剑就悬在荆轲腰际,甚是惹眼。“且敝人正以此剑斩下李牧首级,大王若问,正好一观。”

如果是别人,郎中肯定会把剑夺过,但荆轲是刺杀李牧的大秦功臣,即将封侯,他不免犹豫起来。他没放行,也没摘剑,而是趋步登阶至大廷禀告:“敬告大王,荆轲言剑不离身,身不离剑,不欲解剑也。又言其用其剑斩下李牧首级,大王若问,正好一观。”

秦国很早就禁止臣子佩剑上殿了,倒是关东诸国一直保留春秋时的传统,准允臣子、使臣佩剑上殿,毛遂按剑上殿不过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

郎中匆匆而来,言罢赵政只想怪他多事,他正要准允荆轲带剑上殿时,旁侧的赵高轻道:“大王,此刺客也。”

刺客二字让赵政一怔,他正犹豫要不要让荆轲佩剑上殿时,赵高再道在:“大王可使郎中解其剑奉上供大王一观,谒见后还之。”

“可。”荆轲是功臣,不让其佩剑上殿有损功臣的心,也显得自己怯弱,赵高的办法恰好能避免这样的尴尬。

得奉王命的郎中又急急下殿,下阶后道:“大王欲观壮士之剑,请壮士解剑由小臣奉上。”

“何须如此……”荆轲看了自己的僕臣一眼,忽笑道:“这有何不可。”遂解下佩剑交给郎中,这才在谒者的带领下大步登阶。这时候正朝内的群臣已经等不及了,他们急欲一观潜伏赵营、刺杀李牧的刺客到底是何种风采。

赵政从眉县返回咸阳的这几天时间,熊荆恰好从碣石港登船,从淮水进入楚国。海上走了五天,登岸后逆淮水西上走了两天,七天就回到了郢都。此时距四月晦日尚有四天,距楚军发起旧郢战役还有八天。

出塞入塞,几个月之间天下局势就大变:赵粱寝疾而卒、李牧被刺身死、赵军番吾大败。他搞不明白这些事情是怎么发生的,还有荆轲,荆轲怎么就、怎么就刺杀李牧了呢?他本应该刺杀秦王!

最新小说: 清泉明月 到部队退亲,冷面军官竟是我熟人 圣诞诡异录 双重人格大佬的极致偏宠 开超跑!住别墅!我是世界白富美 斗罗,绝世之神 四合院从抗日胜利开始 大果重生将军府 快穿:渣女她总是好孕连连 云夏的快穿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