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电影票房看起来很高,数字动不动就几亿十亿美元,但其实这些钱的大头都已经被院线方跟制片方拿走,其余人能得到的钱相比而言很少。
其实图书这边如果开始畅销的话,赚的钱并不比那个少,而且还是比较隐形的。
因为没有多少人会去计算这本书在全球究竟卖了多少本,销售额又是多少多少,几乎都是笼统的数字。
全靠出版商跟书店方面对外公布数字,没有电影票房那么直观明显。
很多作家都属于闷声发大财型。
现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全球范围内持续火热,各种语言版本的图书卖得风生水起,各个不同国家的图书销售榜再一次被屠杀。
而此时张楚并没有被电影的高票房高口碑冲昏头脑,一如既往认认真真上课、仔仔细细码字,甚至让学校里面的老教授都自发帮他连载的《明朝那些事儿》捉虫!
如果是写给外行看的话,那么有些许错误根本不会被发现。
但现在不仅仅是燕京大学,就连其余历史方面的专业人士都把目光放在了这样一个颠覆以往写作模式的历史作友们才需要!
“啊,我还以为徐寿辉会战死沙场,结果死得这么窝囊。”
“结合正史跟野史来看,这陈友谅还真是个人物啊!有文有武,抓住机会就能成功。可惜生不逢时!”
“写得很好,我以前对历史不怎么感兴趣,但看了你这篇文章之后就彻底爱上了文史,喜欢你写作时候的幽默和通俗易懂的语句。”
“个人理解,天完这个国号的意思是老天爷都完蛋了,何况是元朝的天子呢!”
“写得非常不错,让我在看了这么多历史书籍之后眼前一亮。”
“只不过是自己臆测而已,还好意思去嘲讽古人,至少人家曾经称帝,而你只不过在网上当键盘侠。”
不同的读者对《明朝那些事儿》有不同的反应,争议相对来说要更大一些,毕竟很多人其实连明史都没看过就凭借道听途说的东西开始杠。
甚至还有人拿着金庸先生的小说当历史真相来进行反驳,简直可爱到了网友们都不忍心反驳,只好将这些评论赞到前排当吉祥物供起来!
************************
大概是中了气温满30减15的巨坑,作者菌再一次被感冒击倒,睡了一下午回了点血之后才写完这一章。</content>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