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身为知识渊博的学霸,姚亚耀此时还是觉得,步可能提出来的这个问题,简直是太棘手了。他思索了一下,然后犹豫着说道:
“这个问题,很难用三言两语来回答。如果考虑到了深度和广度的话,我想我需要更多时间做综合整理,才能够较为全面地回答这个问题。”
步可能淡淡地一笑,说:“你一时回答不出来,这个不奇怪。估计国内目前除了我一个人之外,从来都没有人研究过这个独特议题的。”
“你刚才说了十六个字,用来形容《,球类运动里头,悠然逍遥度过的。他们从来没为了某个伟大目标而全力以赴过。知识就是力量,本来是一个高尚的目标指引。不过自从权贵们的名贵小轿车,公然在校园里幽灵出没之后,这个早已经弱化成一个低等信仰了。现在没太多的人,会全身心信服这句话了。”
步可能抬手拿起了茶杯,喝了一小口,然后继续做分析:
“再来说说脱胎换骨这四个字。常有人说大学就是封闭式的象牙塔,温室栽培小场所之类。现行的高校体制,其实有点像是家畜家禽业的圈养模式。各个不同高校之间,多是自我封闭,彼此缺乏互通交流的。他们大多都是在闭门造车,各种纸上谈兵。在校生和著名企业之间的双向互动,一直都不多。”
“读生物学的都知道,完全野生的动物,生存环境非常恶劣。它们面临可怕的丛林竞争法则,所以,它们往往要比驯养的家畜家禽们,更富有自动攻击性,不羁且凶悍。如果没有一个严峻竞争的混搭大环境,则意味着很难出现一些,实力强大的食物链顶端领袖型大猛兽。”
“你在诺亚公司的楼下展示厅,应该有看过我个人关于这方面的一个理论:高校沙丁鱼船舱论。一定必须要有敌对鲶鱼来搅局,否则小沙丁鱼们会因为环境太安逸,而自我闷死一大片。”
姚亚耀闻言点了点头。这个高校沙丁鱼船舱论观念独特,比喻贴切,确是很有一些启发道理。
常有人说,国内的大学太过于严进宽出了。能进校门的往往就能,坐等拿那张闪光的文凭了。高考之前很多学子们紧绷着神经,然而进了校门之后,那个气球就长期慢慢在自动泄气了。
“下面再来说说双向选择这四个字。这个更是我国高校体制,目前最大的原生基因级大弊端。许多初入校门的大学生们,在尚未了解自身的兴趣和个人专长到底是什么的时候,就稀里糊涂地被标记和被归类,以个人就业为最高指引,然后奔向了不同的分专业体系。”
“这其中最愚蠢的就是用综合分数评级,来判定每个人可以进入的各自专业领域。这会造成了严重后果。举例来说,擅长打铁的铁匠,他被分到了厨房;爱做菜的厨师,他被分到了裁衣间;心灵手巧的裁缝,则被分配去了锻造炉看炉火。”
“更悲剧的是,他们以专业统筹为名义,进入校门之后,就禁止学生们的专业选择自由流动性。而各种教授导师们也很无奈,他们也没有权力可以挑选自己的心仪学徒工。只能是官方随便给了啥学生,他们就得逆来顺受,全盘接受了。这根本就没法因材施教的嘛,只能双方都硬着头皮硬上弓了。”
“无论是学生还是导师,都没有办法做到可以像《的套路来形容。你一介凡人想修仙,得看自己到底有没有相应的灵根啊!否则熬费一辈子苦修也是白搭,根本升不了,这里没有铁打的营盘,只有铁打的兵。铁打的营盘可不靠谱,拥有铁打的兵才是关键所在。”
“有的导师也许自己的能力很强,获奖无数,享有盛名。可是在歌曲。
一听前奏姚亚耀就分辨出来了,这首是著名洋歌星,火星小哥bruno/mars的一首《it-will-rain》。
不知道为了什么,姚亚耀突然觉得,步可能此时放播了这一首歌,也许不止是休闲听歌那么简单,可能有别的用意。
果然,姚亚耀的直觉很准确,步可能忽然开口说了一句,有些难以理解的话:
“对于我个人来说,这首歌不叫it-will-rain,而是叫做it-always-rain。它也不是一首关于爱情的歌曲,而是一首关于信仰的歌曲。”
(下一章节预告:《正义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