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杨奉府邸书房之打尽。设若此时文和还在董卓麾下效力,后者又对他言听计从的话,杨奉都不敢想下去了。
“将军谬赞了,董卓凶残暴虐又是大汉叛逆,以之为人为事或可称雄一时但绝不会长久,诩断不会与此人为伍。不过将军有报国之心,忠君之义,亦该为国惜身,当要派人详细打探董马之战详情,一切动静都要以此为准,否则不但救不得天子,还会为董贼所害。”贾诩谦然一笑又是正色言道,在他心中司徒王允是有些好大喜功的,他也怕在这个节骨眼上生事。
“文和所言极是,当年在洛阳之时肖恒之虽是善于治军,为人却是张扬,颇有纨绔之气,因此奉对之一直不喜,未料在三位中郎心中竟有这般地位,却不知文和对肖冠军其人做何评价?”杨奉闻言连连颔首,方才见三位中郎和几位老臣都极为推崇肖毅,他亦在心中检讨自己的看法。不管肖毅为人是否张扬,他的统军作战和忠君爱国的确没有人可以非议。
“肖毅名门之后,战功标榜,年少成名,左右得人,世人每每提之皆言卫霍之辈,但以诩观之,其十七岁便可在万军之中击杀敌酋,令异族胆寒,更是杀得娥賊闻其名而丧胆,种种战绩虽卫霍也未必如之。且肖冠军不但有战阵无敌之号,治理州郡亦得其所,今日并州确是上善之地,三位中郎不算夸奖了,若是此人与马腾换位,击破董卓当有和对这肖冠军亦是极为欣赏,奉之前怕是有失偏颇了。那倘若让文和为董仲颖设谋,又该如此对付这百战百胜之将?”杨奉闻言笑道,有贾诩为他谋划心中顿时安定许多,更有心来分析全局。
“撤洛阳张济之众至函谷之上,重兵死守,以函谷之险除强攻之外除非并州军能生出翅膀,否则断难对西都形成威胁,便可全力击破马腾,此时倘若肖毅不退,经雄关消耗他的兵力士气必受影响,此刻携得胜之军击之,当可破敌。”贾诩没有考虑便立刻言道,显然此事已经在他心中过过。
“撤洛阳张济之兵至函谷死守?那岂不是将东都拱手让人?是否太过示弱损及士气?难道以董卓麾下军力就不能派出一军与马腾纠缠,然后全力在东都之处击败肖毅,则董卓岂不是声威更甚。”见贾诩说的如此坚定杨奉也来了兴趣,又是出言问道,董卓在西都实力还是极为雄厚的。
“兵家之争,只论胜败,一城一地但为全局当弃则弃,弃之便如弃履,马腾肖毅相较,无疑后者更加强劲,肖毅三军之帅,并州各军名将云集战力坚强,况且还有智谋之士为其羽翼。公可知颍川郭奉孝?涿县之和言听计从,以君之谋说不得就可破肖恒之百战百胜之名了。”杨奉闻言重重颔首,如今他对整体战局的脉络已经十分清晰,不禁却是有了笑言的心情。
“将军抬举诩了,以肖毅郭嘉之能当真如此又岂能看不出强攻函谷之害?那么拿下洛阳大造声势便可,此战对并州军而言还是军威无损。”贾诩摆手笑道,真若如此肖毅还要强攻函谷的话,绝与之名声不符。
“并州军真有可能如此,到时肖恒之只需佯攻几下函谷便是全胜之局,不过听文和这么一说,那肖恒之还当真全无破绽,其人难道便无所缺?”杨奉细细思量一番便知贾诩此言不假,当下便是笑道。
“人非圣贤岂能无过?肖恒之自然有不足之处,且他若不加自省,日后还极为致命。”贾诩正色言道,语气十分郑重。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