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多尔衮在明末清初是个核心人物,从某些方面说,没有多尔衮就没有清军入关,也就没有统一的大清王朝。
历史上的多尔衮是个铁血人物,刚愎自用,还有点儿睚眦必报,这些可以从皇太极死后的清室内部王权争斗以及肃亲王豪格和号称满洲第一勇士的鳌拜等人的境遇及命运,可以得到验证。
如果要拿崇祯帝和多尔衮来比的话,多尔衮正好与朱由俭反过来,崇祯帝朱由俭是有帝王之命却无帝王之福,因为他登基时大明朝内忧外患,内有党争祸国,流贼四起,外有夷族入侵,国库亏空,天灾人祸不断,纵崇祯帝励精图治,甚至事必躬亲最终也回天乏力,最后落了煤山自缢的悲惨下场。
而多尔衮则相反,他是有帝王之福却无帝王之命。说他有帝王之福是因为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亲儿子,且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治国安帮之志,文可以治国,武可以安帮,而且在清初的程赶紧阻止,“王爷息怒,可否听卑职一言?”
“范公有何话说?本王生平最恨反复无常之人,范公莫非要给他们求情不成?”多尔衮板着个脸,对范文程没好气道,可以是因为他也汉人的缘故吧。
“卑职不敢。这件事事关重大,卑职认为这会不会是朱由崧的离奸之计,王爷不要忘了当年袁崇焕的下场。”范文程不愧是中国十大谋士之一,立即就怀疑这里面有问题。
“哦,先生何以见得呢?”多尔衮的语气也缓和下来,袁崇焕就是皇太极用了离间计,崇祯帝中计后,袁崇焕悲剧了,大清少了一个劲敌,这件事他怎么会忘?
“王爷容禀,平西王暂且不说,祖总兵自归顺大清以来,屡立战功,对大清忠心耿耿,几年来并无可疑之处,这是有目共睹的,南明伪帝朱由崧登基前是为小福王,与老福王在洛阳,与祖总兵从未接触过,怎么可能会有往来?王爷不信可搜查祖府,便会真相大白。另外,再说平西王吴三桂,他舅舅的一家老小,还有他的一家老小均在京师,他怎么可能会有二心?而且从英亲王的奏折来看,其中疑点更多,王爷不可草率行事,中了朱由崧的奸计,误杀了功臣岂不是亲痛仇快?而且祖大寿人马皆精锐,特别那是个祖大弻,万一逼反了祖家军,就会更麻烦。”
多尔衮听范文程说得在理,命人仔细搜查了祖府和平西王府,果然一无所获,但是朱由崧这两封信实在令他放心不下,这二人要是万里有个一与大明藕断丝连,岂不是养痈遗患?
范文程又给多尔衮献计,把他们两家老小先软禁起来,令祖大寿带着本部精锐开往战场,杀敌立功以验真伪。
多尔衮认为此计可行,正这时多铎和阿济格的折奏又到了……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