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源走进会议室,发现里面坐了一圈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老的满头白发,估计至少七十岁往上;年轻的不过二十出头,小巧玲珑的身子坐在硕大的沙发椅里,就像一粒花生米在盘子上滚来滚去,很是惹眼。此时岳文静要在这里,肯定会尖叫出声:“郭四明!”
若是江水源见识更广一点,或许会认识会议室里更多的人,比如坐在主位上的《耕耘》杂志社社长毋齐飞,他旁边的杂志社总编方泉,还有对面客座上满头白发的北平师范大学国语系教授、著名国语教育家童天申,以及震旦大学国语系教授、著名少儿作家曹问道,金陵大学当代国语研究所所长马轻胜,著名作家顾影、韩暑、白璧微、王看山等等。
吕嘉敏笑着介绍道:“社长、总编、各位评委老师,这位帅哥就是那个以两首短诗参赛的选手江水源同学!”
江水源经历过国学论难选拔赛的多轮洗礼,台下好几百观众的大场合都应对自如,眼下这种小场面当然更不在话下。他微微鞠躬,然后很有分寸地自我介绍道:“社长、总编、各位评委老师,我叫江水源,来自经世大学附属淮安府打尽!
要知道仅《二十四史》就二十四部大书,共计3213卷、4000万字!再加上900卷的《全唐诗》、294卷的《资治通鉴》……这些书只怕很多人一辈子都看不完,更何况背诵?所以大家的第二反应就是:“真的假的?”
郭四明促狭地笑道:“韩少,传说你高中时曾通宵苦读《二十四史》。这位小帅哥自称会背《二十四史》。你考考他呗?”
韩暑是个学渣,但文笔超好,靠着手里的一支字——有人建议在“手里”前面加上定语“老爸”,我们暂且不去管它——闯荡江湖,如今俨然已经成为青春的瓢把子。他闻言甩了甩额头上的刘海:“凭什么不是你出题?就因为你矮人一头?好吧,你是矮人一头,那由我来出题!江小弟,如果你能全文背诵《汉书》里的《高祖本纪》,我就服你!”
江水源冷冷的拒绝道:“不好意思,我不卖艺,也不卖身!还有,叫《高祖本纪》的是《史记》,《汉书》里面叫《高帝纪》。”
韩暑自己倒先笑了起来:“冲着你的这股傲劲儿,我就服你!”
童天申和声问道:“江小友,老头子我叫童天申,是个教书匠。之前听人说这个名字曾在《二十四史》中出现过,我是研究国语教育的,对古代历史不太懂,又没有那么多功夫去翻那些大部头。小友既然读过《二十四史》,可知‘童天申’在哪一部史书里面出现过?这个人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若是小友知道的话,还请不吝赐教!”
江水源知道所谓的“不太懂”“没去翻”不过是托辞,其实还是考校,甚至他的名字可能就是根据史书上的古人起的。不过老人家如此“不耻下问”,态度也非常诚恳,自己也没有知而不答的道理:“就我所知,老先生的这个名字曾在《明史》卷二百九十四《忠义六》出现过,附在《许文岐传》后。书中记载‘贼既陷蕲州,遂屠其民。……其时属吏死节者,惟麻城教谕定远萧颂圣、蕲水训导施州童天申’,可见这位前辈是位忠义死节之士,是个大大的好人!”
“好、好、好!”童天申连声夸奖道,“江小友,你有没有兴趣北上,到我们北平师范大学就读啊?我们北平师大虽然在国学研究上和金陵大学差不多,可是与经世大学、北平大学等高校近在咫尺,各校之间不仅份属兄弟,而且可以相互选课、承认学分。如果你以后想到经世大学深造,或者有什么其他想法,北平师大绝对是个不错的阶梯。怎么样?你要是同意,老头子可以帮你说项!”
马轻胜急了:“童先生,凡事都有个先来后到!江水源同学是我们金陵大学发现的好苗子,事情还没谈妥,你可不能半路截胡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