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并没有过于为难李永臣,只冷冷的看着他。
“你这么做,与蜉蚍撼树何异?不为自己着想,难道就不想想子孙后代吗?”
他能看见李永臣的眼睛里有一瞬间的恍惚,当马上又变得坚毅,语气也十分的强硬。
“诛杀国贼,李某岂会惜身?子女们生在李家,从来到这个世上开始,享受了太多的荣耀,现在也是他们做出牺牲的时候了!”
秦晋凛然,李氏家族的游侠刺客,敦促京兆府尽快加以捕拿,万万不能再让重臣受到威胁!”
严庄一一应下,但他觉得对李永臣的处置还是轻了。就算李永臣被捕拿以后,依旧心存侥幸,并没有将已经派出去的刺客招认出来。
实际上,他是希望这些死士能够践行此前的承诺,只不过那些所谓的死士一经发觉李永臣被捕后,便都四散而去,最终都难逃被千牛卫捕拿的命运。
仅凭这一点,严庄便觉得,杀掉李永臣也绝不过分。但秦晋出于笼络宗室,降低影响的考虑,故意淡化了谋刺案中的许多细节,使得囚禁李永臣的处置方法看起来不足为奇,甚至没有在宗室中引起恐慌,连点波澜都见不到。
这正是秦晋所希望看到的结果,对宗室们严加监视,然后却放纵其奢侈糜烂,满足他们在生活享乐上的任何需求,如此长久下去,绝大多数人都会有种一种潜在的共识,还有谁会为了与之并无多大关系的皇位去冒那灭族的危险呢?
包括李亨的子嗣在内,也不是人人都苦大仇深。郓王李荣便日日笙歌宴饮,有人曾作诗讽刺其忘本不肖,这位亲王却满不在乎的说道:
“人生苦短,不如及时行乐!何必自找不痛快呢?”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