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后,还是石柱峰。
山顶的平台上,满满当当,挤了一万多蛮人。相比于第一次斗山之会,人可是多太多了。
就是比之第二次斗山大会,虽然人数少了一些,但质量却高了很多——各峒耆老全部参会。
之所以能搞出这么大的场面,当然是覃行璋的手笔。
今日他头戴紫金冠,身着斑斓锦绣裙,饰以金银珠玉,脚登五彩鞋,盛装出场。
宋根海见了,忍不住嘀咕道:“奶奶的,这厮穿的跟个新娘子似的,这是要赶着出嫁吗?”
十写的,这很有说道。
当然了,这也不怪廪君,现在十八峒的人还只有自己的语言而无自己的文字呢,借用汉子也不是完全不行。但是,廪君生活的时代,大概是原始社会的末期。那时候汉人都是甲骨文呢,这宝弓上怎会出现如此正规的汉字?
这造假也太不专业了吧?
还有最关键的,就是这个“向”字本身了。
廪君原名巴务相,他一统五姓之后,就以自己的姓氏做了族名。所以,这些蛮人自此以后就自称巴人。
廪君的王号呢?其实是“相王”,取他名字中的最后一个字。只是后来,以讹传讹,才成了“向王天子”。
所以,退一万步说,若真有那把宝弓,而且巴务相也真懂千年之后的汉字,他写出来的,也不应是个“向”字,而应该是“相”字。
毫无疑问,什么入赤红色山洞得宝弓,宝弓上刻有“向”字,是廪君所赐,完全是覃行璋编造的谎言。其目的,就是制造自己天命所归的假象。让大家都听命于他,当第二个廪君。
当然,与此同时,这是一把双刃剑。待会儿覃行璋如果能靠这把宝弓大杀四方,这把宝弓不是宝弓也是宝弓了。
但是,若出师不利。那这把宝弓即便是真的,也得被人们讥为“明珠暗投”,甚至会让原本跟着他的一些人动摇信心。
然而,覃行璋今日能靠宝弓赢得所有人吗?那怎么可能?简直是痴心妄想!
此时崔耕的心中不断唱着后世的一首歌:我就静静的看着你装逼,从来都不会打断你。你又有钱又帅气,认识你是我的福气。我就静静的看着你装逼。从来都没人比过你,你能秒天秒地又秒空气,你爸你妈都害怕你……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