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临时换防,刺史府连夜派书,足见军情紧急。
为了能在天黑前抵达泉州城,郭恪决定这次折冲府走水路。
好在姚度主持的木兰溪码头已经竣工,从此地顺风而下,自三江口入海,顺着海岸而行,先往东再往南,最后往西一绕,泉州湾刺桐港便历历在目了。
来往泉州港做生意的船只,大多是在四五月份随着西南风而至,又在冬至前后凭借东北风而去。
所以,此时的刺桐港内,停泊的大大小小货运帆船数以千计,把整个港口挤得满满当当的,水路极为狭窄。
多亏了折冲府所乘乃是官船,才能在港口官员的引领下优先入港,否则就要等上个一两天了。
按照大唐律令,重兵未得上命不得入城,违者视为叛逆。折冲府一路急行军来到泉州城外,四百府兵就地驻扎。
郭恪则带着崔耕一起,引着一队人马,从南门入城,前往刺史府面见冯朴。
此时还是初更天,宵禁的时刻未到,街上游人甚多,手执着各式各样的灯笼照明。
这些灯笼或圆或方,上喷彩绘,甚至做成各种鸟兽的模样,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靠近街边的买卖铺户,乃至普通民居,也都在自己房子的入口处和庭院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