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武侠仙侠 > 乱明风云 > 六十三、中国古代沐浴

六十三、中国古代沐浴(1 / 1)

要说洗澡,先要明白何谓古人沐浴?与今日通常所说的洗澡有什么区别?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沐,濯也。浴,洒身也。洗,洒足也。澡,洒手也。

翻成现代语言,沐浴指的是洗头和洗身,洗澡指的是洗足和洗手。举个例子来说,在先秦时代,男人服侍一个女子洗澡,不过是一份普通服务生的工作,而在现代,你给女孩洗澡,那就是流氓了。

古人重礼,上之王公士大夫,下至庶民黔,无不重视沐浴礼仪。先秦时代的浴室叫做“湢”。据传是上古高辛氏所创。王公,士大夫每逢祭祖之类的大典,必先沐浴净身,禁食荤腥,表示内心洁净虔诚,称之戒,亦称斋戒。当然这里的禁食荤腥不是不能吃荤,而是指的不能吃葱姜蒜之类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在礼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当然就是孔圣人了。史书记载“孔子沐浴而朝”,而且《礼记·儒行》云:“儒有澡身而浴德”。“儒”在甲骨文里从“雨”,从“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国家制度上,诸侯朝见天子,天子赐以王畿以内的供沐浴的封邑,就叫做“汤沐邑”。《礼仪·王制》云:“方伯为朝天子,皆又汤沐之邑于天子之县内。”诸侯要再专供沐浴的封邑先洗头洗澡,然后才能去朝见天子,沐浴洁身以示对天子的尊重。

至于庶民们,自然没有那么多讲究了,想洗就只能去河里。还有几个特定狂欢日子。例如农历三月三的“上巳节”。古人在这一天为了祓禊驱灾,招魂解神,高禖祈子,必成群结队去往河边沐浴,从医学的角度来说,阳春三月泡个澡,对人体也是有好处的。

此外,五月五,也是药浴的好日子。古人称沐浴温水为“汤”。所谓五月兰汤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兰,香草名,又称商,包括兰草(亦常简称"兰")、泽兰(亦称"兰香"、"水香"),并非指今日的兰花。《神农农本草经》有云“兰入药,四五月采,辟不详,故齐(斋)以事大神也”。在五月端午这一日用兰汤沐浴,自然可以拔除不祥,去病防身。浴兰之浴,延至唐宋,寝为盛事,并号端午为浴兰节。《梦梁录》曰:“五日重五节,又曰浴兰令节”。东坡居士《浣溪沙》词: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还有一位南宋词人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箬。

当然用兰汤沐浴,并不是都是有两宋词人说的那么美好意境的。说回先秦。《韩非子·内储下》记载“燕人李季好远出,其妻私有通于士,季突至,士在内中,妻患之。其室妇曰:‘令公子裸而解,直出门,吾属佯不见也。’于是公子从其计,疾走出门。季曰:‘是何人也?’家室皆曰:‘无有。’季曰:‘吾见鬼乎?’妇人曰:‘然’。‘为之奈何’?曰:‘取五牲之矢浴之’。季曰:‘诺’。乃浴以矢。一曰“浴以兰汤”。

天可怜见,李季当了活王字,小熊是特意写给几位版主看的,以后泡汤三温暖一定记得叫上偶这个保健大夫,不然熟了的话,别人是救不了你的)。

接下来就该说到:"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的两晋南北朝了。这个时代,多得是特立独行的另类人群。有"澡刷不谨,浣沐失时"的卞彬,也有成天不停地洗浴,被称为"水淫"的何佟之。据吾友押沙龙考证,所谓桓温浴后,多喜穿着旧衣,是因为魏晋时人多服食五石散,导致皮肤敏感的缘故。说开了,是药物使人体毛细血管充血,扩张,并伴有致幻症状,从而使人产生错觉,自我感觉皮肤好似有一种游走感,这就是道友们通常所说的---蚂蚁上树。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佛教逐渐兴盛,佛教节日之中有一就叫做"浴佛节",传说农历四月化才再一次风靡欧洲,不过那时的公共浴室,大多都是红灯区。

话分两头,五代残唐一过,就是宋朝。随着城市的展和商业经济繁荣,城市中出现公共澡堂,当时称为民汤。而一般人家建房都设有浴室,沐浴就更为普及,就连客人远道而来,主人相迎也要先设香汤给客人沐浴,再摆筵席招待,名曰洗尘。文人士大夫更是酷好沐浴,这在文人笔记中多有记录。苏轼就喜好上公共浴堂沐浴,专门写了二《如梦令》词记述他沐浴的感受,

其一云:

水垢何曾相爱,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其二云:

自净方能净彼,我自汗流呵气。寄语澡浴人,且共肉身游戏。但洗,但洗,俯为人间一切。

当然有喜欢洗的,也有不喜欢的,比如大奸似忠的王安石。不好洗沐,身上长虱就是他做政治秀的一大表现。要不是此人妄变祖宗成法,挑起数十年的新旧党争,消耗了宋朝元气。哪有后来靖康之变。再往后数百年,蒙古一来,东方文明固然沦陷,全民无心洗澡之外,西方也好不到哪去,蒙古人带来了黑死病,西方人认为洗澡时毛孔打开,容易致病,于是开始全民性的禁浴。整个东西方文明世界沉浸在一片游牧民族的膻腥气味之中。说到蒙元,唯一值得提提的是,在四川钓鱼城下受了重伤的蒙哥,最后死于重庆北温泉(现温泉寺)内。无独有偶,他之后几百年的后金努尔哈赤同志,好像也是受了炮伤,最后死在温泉疗养圣地。

蒙古时间不长,明朝兴起,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展,市民阶层的逐渐壮大,各种服务行业也日渐兴盛,城市中普遍出现"混堂",据说是朱元璋为修建南京城的数十万农民工而创。以字面意义来说,大概是入浴之人不分高低贵贱,"混"而洗之的意思,不管什么样的人,只要交上钱,就可入得浴池泡澡。当时得人们对沐浴较之以往更加讲究,明人屠本畯曾将"澡身"与"赏古玩"、"亵名香"、"诵明言"相提并论,视为一种精神享受。笑话自然也有不少。

明人豫章醉月子选辑的《精选稚笑》中有一则混堂笑话云:

义官奔走汗甚,因就混堂浴,浴毕而起,大衣小衣已被人偷去,正喧嚷间,主人诮其图赖,义官愤甚,乃戴纱帽着靴,以带系赤身,谓众人曰:"难道我是这等来的。"

澡堂浴室这一行业,从宋代开始被称作香水行,门前多悬挂一壶为标志,到了清代改作红灯笼。清代以扬州浴室最为有名。

最新小说: 系统:我以双修证道 剑道独尊:我能无限推演功法 关于我重生成坦娘的那档子事 美丽雅阁210新书 寻找转世的妻子元心 我的疯 仙界吐槽指南:开局被小仙女捡回 无上帝族下界历练,出轨绿茶全家升天! 堕仙食宴 洪荒:开局混沌魔神,我无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