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冬来夏又至,夏拂秋过又一春。
转眼便过了六年。
六年间谢慎累迁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南直隶巡抚,吏部左侍郎,礼部右侍郎,可谓扶摇直上,官运亨通。
不少明眼人从这条升迁轨迹中看出,谢侍郎日后必将入阁。
因为礼部右侍郎,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这个位置简直就是给阁臣准备的。
一旦新君即位,不重用自己东宫的老人还能用谁?
更有消息灵通的,打听到天子染了重病一直咳嗽不止,甚至于前些日子咳出血来。
怪不得进入弘治十坛牛耳。
为了区分,大臣们戏称谢迁为谢阁老,而称谢慎为小谢阁老,也算是一番感慨。
正德元年六月末,天气溽热难耐。
谢慎独自在府中院子纳凉。
见儿子谢旭恭敬的出现在他身边,谢慎便招了招手示意儿子过来。
谢旭今年七岁半,已经开蒙半年。而给他开蒙的不是别人,正是谢慎本人。
作为一个后世穿越而来的人,谢慎显然无法接受自己儿子从小被一帮腐儒教导,教成一个食古不化的榆木疙瘩。
少年时期会对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如果在这个阶段被灌输了太多儒家思想,再想掰过来就有些困难了。
儒家思想不是不能学,但要有取舍,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谢慎笑道:“怎么,今日书都读完了?”
谢旭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冲谢慎拱手道:“回禀父亲,都读完了。”
声音却是乳声乳气,十分惹人怜爱。
谢慎十分宠溺的刮了谢旭鼻子道:“不是叫你喊爹爹的吗,怎么又喊父亲,是你娘亲教的吧?”
谢旭点了点头,小心翼翼的道:“娘亲,娘亲说礼法不可废。”
唉,谢慎叹息一声,着实有些无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