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玄幻奇幻 > 天唐锦绣 > 第四百九十七章 马周(下)

第四百九十七章 马周(下)(2 / 2)

此时马周正在常何府,常何也不舍近求远了,便让马周代写一篇呈给李世民交差了事。

马周惊喜不已,如何能放弃这等大好机会?自然是绞尽脑汁,施展平生所学,在这篇议论时政的章提出二十条建议,写得头头是道,精彩纷呈,对于国事利弊阐述得鞭辟入里,每一条建议都堪称时下最完美的方案。

李二陛下看后非常惊诧:常何那个大老粗,能写出如此透彻的章?一问,才知道是常何门客的杰作。李二陛下求贤心切,马命人到常何府请马周,与这位出身低微的落魂人交谈一番,立生相见恨晚之意,立刻让马周到掌管机要的门下省任职,没过一年即任命他为监察御史,最后官至书令,成为李二陛下的重要谋臣与得力助手,可谓一“折”成名、平步青云的典范……

马周曾自商之傅说、周之吕望(姜子牙),对此欧阳修在《新唐书·马周传》后评论说:马周的才能不及傅说、吕望,所以后世很少记述他的事迹。但写下“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太祖,则否定欧阳修的评价,曾批注:“傅说、吕望何足道哉,马周才德,迥乎远矣。”认为马周的才德远在傅说、吕望之。

事实,也的确如此。

尽管新旧唐书对马周的记载并不太详细,但马周在“贞观之治”所起的重要作用难以磨灭。他以自己卓越的治国之才,协助李二陛下开创了历史最著名的盛世,使得煌煌大唐之名垂拱千古,遗风历经千年而不衰。

李二陛下为表彰马周对大唐的杰出贡献,曾亲笔为马周题辞:鸾凤凌云,必资羽翼;股肱之寄,诚在忠良。如此高的评价,在名臣云集的唐朝初年也属少见。

写首什么诗好呢?

房俊提笔沉吟片刻,沉腕下笔,笔尖在宣纸涂染游走,一个个瑰丽端方的小字便出现在这幅画的左角空白处。

岑本微微俯身,轻声吟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嘶!”

岑本倒吸一口凉气,赞叹道:“二郎,大才也!入情入景,以物言志,弹指间一首旷世佳作挥毫而,老夫折服矣!”

说着,整整衣冠,对着房俊是一个长揖,弄得房俊吓了一跳,赶紧避开。岑本又一脸艳羡的对马周说道:“宾王一向恪尽职守,以造福万民为己任,数年来未曾有一丝一毫懈怠,如今房二郎这首诗,由风吹竹摇之声而联想到百姓生活疾苦,更褒奖宾王你的情操品德,可以想见,千年之后,宾王之名定会随着这首诗、这幅画而历久弥香、清隽久远,真真是羡煞我也!”

马周站在一旁,看着这首《墨竹》,一字一句的细细品味,良久,对房俊感慨道:“二郎,这个……过于谬赞了,下官如何敢当?”

郑板桥的这首诗,从写竹入手,托物言志,表达了对民众的忧虑关切之情,以及自己的责任感与清官心态。由于当时他作画是送给司兼长辈的,因此语气之颇多谦逊委婉之辞。现在由房俊写出来,在马周看来,却是房俊对他的无限推崇和尊敬,这怎能不令马周既是受宠若惊,又是欣喜若狂?

房俊摇头道:“你当某是随便写写的?某不敢说自己的诗有多好,但绝对都是心声的写照。当初,某敢被魏王殿下写一首《卖炭翁》,如今,也能给你写着一首《墨竹》!望君不忘初衷,心系百姓,清廉正直。君能为百姓谋福祉,百姓便能还君一个名垂青史、百世而不衰!”

马周心神大震!

一直以来,马周对于李二陛下青睐,所以能得以长伴君侧并未感到得意与骄傲,反而更觉责任重大,如履薄冰,不敢有一丝懈怠。他常常独自工作到深更半夜,只为更准确的了解各地奏章所奏报之虚实缓急,能够给李二陛下更加直观更加准确的谏言。

马周出身贫苦,自然知道现如今看似繁花似锦的大唐实则并没有表面这般繁荣,处于底层的民众已然生计维艰。他更知道,若是枢一个小小的决策未加慎重,极有可能导致本艰难的百姓愈加困顿不堪。

恪尽职守,心悯万民,兢兢业业,清廉自守。

这是马周为官、为人之道。

而房俊这首诗,的确是对马周最大的褒奖与肯定!令马周心情震荡,颇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慨!

最新小说: 天授之剑 缺钱的我,只好练武 开局获得拔刀术,杀穿武侠诸天 三只灵猫 七天一模拟,我的修仙人生开挂了! 带着小公主走江湖 不是,我电子女友咋修成剑仙了 凡人世界里的大师兄 洪荒:云霄成了我老婆 九阴传人乱入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