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秦润言的解释,孟子涛有些好奇地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房间很大,而且房间里摆放着多个单独的立式玻璃柜,里面放着一幅幅书画作126shu
除了收藏着书画作品的立式玻璃柜之外,还有两个博古柜,上面放着一些古玩,虽然距离远看得不怎么清楚,但还是能够看出这些应该都是精品。
秦润言话音落下,孟子涛就有些好奇地问:“这里是怎么控制房间内的湿度的?”
秦润言解释道:“主要用干燥剂变色硅胶或无水氯化钙。”
至于控制温度的方法,大家都知道,孟子涛也没有多问。
接下来,秦润言带着大家来到博古柜那边,打开下面的柜门,从里面拿出两只锦盒,放到了柜台上。
打开一看,孟子涛发现,里面分别装着一柄金刚钺刀,以及一铜胎掐丝珐琅仕女像,这两件东西,一眼看上去,就知道都是开门到代的老物件,而且全都相当的珍贵。
看到孟子涛脸上流露出的惊叹的神色,秦润言会心一笑:“老弟,你先看过再说吧。”
“那我就不客气了。”孟子涛笑着点了点头,他先拿起了那柄金刚钺刀。
金刚钺刀是藏传佛教常见的法器,表神圣佛法不容侵犯,卫护佛法之心。藏传佛教的虎面空行母、狮面空行母、大威德金刚等造像,均有手持钺刀的形象。
钺刀常常带有尖利扁平的蓝色铁身,末端有一个弯钩。其最初的含义为劈砍,刮,勾等动作,后引申为断灭一切情感与感知的智慧。锋利的刀身可以彻底断灭两大“障蔽”即“烦恼障”、“所知障”,从而获得圆满。
在修行中刀身还可斩断六蔽,即“悭贪、破戒、嗔恚、懈怠、散乱、愚痴”,使人进入禅修状态。在愤怒像金刚手中,钺刀则象征断灭一切观念的方法。
此件钺刀由两部分组成,通身为铁质打造,第一部分是作为手柄的五钴金刚杵;第二部分为摩羯及其口吐的铁制钺刀刀身,此组合为典型的藏传佛教仪轨之法器。
自摩羯口中展开的刀刃,前端弯曲,刀身正反两面均以错金工艺做金刚真言,正面为大威德金刚为徽宗亲书,所以又其为御书钱。该钱文书法清秀骨瘦,铁划银钩,是徽宗赵佶瘦金书体存留世间的真实显现。
不过,这枚崇宁通宝比起普通版本要厚实许多,而且繁体“宁”的“心”的第三个点,不回钩,是顿笔点,不是瘦金体回钩点,这些正是崇宁通宝铁母的特点。
孟子涛挑了这枚崇宁通宝之后,又挑了另外一枚普通的崇宁重宝,准备询问价钱。(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