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回推了两垄地,他就不得不选择了放弃,对着身边指点他耕作的老农自嘲道:
“老丈,看来真是术业有专攻,在干农活这一领域,我不如你们太多了!”
听到他这么说,老农原本紧张兮兮的脸庞,顿时笑开了花。
他的儿子是周珏家的奴仆,郭绍这两日来到此处,是直接入住了周珏的府邸。
周珏在得知郭绍会在今天亲自下田后,出于安全考虑,决定选一个可靠的人,来充当郭绍的农活指导。
选来选去,最后挑中了他。
“将军是贵人,怎么能做这样的苦累脏活。我等小民常年累月都生活在泥地里,做起工来当然比将军轻快许多。”
老农眼见郭绍体谅农人,乐得眉开眼笑,一口黄牙开始漏起风来,说话也比之前放肆不少。
可郭绍却没有丝毫介意,反而很乐意跟他这样慈和的老人一起聊天。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当他如同一个泥腿子般坐在田埂上,跟身边老农谈天说地的时候,距离他大约里许的官道上,却有几个人正在讨论着他。
丁奎一行人是在袁向庵的陪同下,一起从唐州城追到这里来的。
刚刚到达这里,他们就通过四周众多看热闹的人群,得知了郭绍所做的事情。
待他们挤开人群,看到郭绍果真亲自下田耕作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袁向庵看到这一幕,眼睛虽然也不由自主眯了眯,但很快就恢复正常,并一脸笑意地任这些人仔细打量郭绍。
“向庵,这人真是你家将军?”为首的丁奎出言问道。
他是袁向庵在武城的旧识,也是当年那桩血案发生后,悄悄躲藏起来的乱民余孽。
这些年,他到处东躲西藏,眼见着当初志同道合的一群人各奔东西,也亲眼见证了当初的陈州知府岳海,是如何一步一步,坐上了陈蔡大都管的职位。
他也吸取了当年的教训,不再追求造反事业一举成功,反而开始采取稳扎稳打,逐步扩充自身实力的方式,不断为最后的爆发积累力量。
时至今日,虽然当初的故人大多离散,但经过这几年的努力,聚拢在他身边的叛军力量越发壮大起来。
但陈蔡之地身处中原腹心,岳海又是一个心狠手辣之辈,丁奎自觉实力不到,并不敢掉以轻心。
这几个月间,中原地区风云变幻,岳海将兵力聚集在汴州到亳州一线,会同汴州知府赵穗一同抵御徐州孔栾。
这就使陈蔡都管府的南部地区,在这段时间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力量真空。
由此既让陈大全的桐山营,趁机攻占了重镇淮德,也让丁奎的实力有了质的飞跃。
如今丁奎起事在即,他想通过老相识袁向庵的关系,搭上郭绍这条顺风船,为自己寻求一处值得信任的外援。
“丁大哥,不用怀疑,这真的是我家将军!”
袁向庵眼神明亮,嗓音清朗,语气中还隐隐有一种傲然之意。
丁奎没计较这些,他在得到袁向庵的确认后,再次将目光投向郭绍所在的地方,眼底隐隐浮现一抹嘲讽之色,只是很快敛去,几乎没让任何人看到。
平静的面容之下,谁也搞不懂他心里其实在想什么。
只有袁向庵或多或少感觉到,丁奎的想法似乎跟自己大相径庭。
他不会因此而轻视将军吧?
若是他真的这样认为,那便大错特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