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尘回想着书上的记载,历史上,青州一带好像未曾有过太大的战役。先是袁绍拿下北方四州,后来袁绍败亡,青州也就平稳地归了曹操。
而往南的徐州,陶谦是个守成之主,并无太大志向,应该也不会北犯。
兖州,曹操和刘岱会有一争,刘岱必然不是曹操的对手,等曹操完全拿下兖州,差不多就要和陶谦争夺徐州了。
等到那时,自己也差不多能够统一北方四州了。既然如此,青州早晚会归到自己麾下,现在何不就让王修在此治理北海?等到青州归附,北海也将成为一个重镇。
想到这,张尘便唤来王修,谆谆叮嘱道:“叔治,文举早就对我说过,你有治郡之才,可堪大用。你要好生治理北海,待我回去,即表奏天子,任命你为北海太守。”
王修一听,心中顿时喜不自胜,赶忙拜道:“下官,多谢大将军提携!”
张尘满意地点了点头。
从他的态度便能看出,他心中已感念张尘的这份知遇之恩。对于王修这样的人来说,知遇提携之恩最是可贵,今日施以恩典,日后想要收服他,便会容易许多。
这步暗棋已经埋下,此番青州之行,可谓是克尽全功!
张尘率领着大军,一路返回了邺城。
大军行了数日,终于抵达邺城。
冀州百姓已得知张尘出兵北海,剿灭黄巾一事,都纷纷称颂着张尘的义举。
“州牧大人为救苍生百姓,兴兵讨贼,解北海城之围,真乃我大汉的中流砥柱!”
“听说大将军率军,将黄巾贼众杀得屁滚尿流,望风逃窜!”
“听说此战,光是收纳降卒就有十余万,这下子,咱们冀州可是天下第一大州,放眼天下,谁敢与州牧大人作对!”
“没错,州牧大人下一步,定是要扫荡中原,匡定天下,我要去投军,跟着州牧大人建功立业!说不定,将来也能捞个将军做做,光宗耀祖一番!哈哈!”
……
诸如此类的赞扬,不一而足。
消息,也很快传进了宫里。
何太后闻之,却是微微皱眉,忧从心来。
张尘告假,是为出巡,但未得圣旨,擅自出兵青州,这实是犯了大忌。
可是,何太后却不敢让儿子下旨申饬。
张尘青州平乱,行的乃是正义之事,如今凯旋而归,又得黄巾降卒十余万,可谓名利双收。如今,加上他原本的兵马,张尘已拥兵三十余万,实力鼎盛,无人可及。
万一降旨申饬,且不说拂了民意,一旦惹恼了他,他起兵作乱,伤及圣驾,这可如何是好?
现如今,何太后已不在前朝垂帘,只是后宫一妇人,往昔的权势已经弱了许多,她怎敢再与张尘争锋?
还有自己的儿子,何太后看着刘辩,心中也不禁喟叹。
他虽已成年,但无论威望还是手段,与张尘相比,都相去甚远。朝堂之上,虽有许多元老拥护,可他们又有谁,能拿出三十万大军呢?
何太后不得不忌惮三分。
思及此处,她不禁暗自感叹。
这个邺城,始终还是张尘在做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