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娃儿也上了战场,在第一次见到战场的血腥之后昏迷。
神明趁此机会将凡人能够追求的长生之法融合于经文当中,连带着一些凡人的医术赐予了药娃儿,随后继续看着接下来的发展。
……
药娃儿名声很大了,现在所有的人都称呼他为药师。
甚至无数王公贵族都向他发来请帖,邀请其成为自己的私人医生。
药师一个也没理,依旧是我行我素地用双脚走遍大陆,救助着边上的凡人。
药师的医治需要回报吗?
一开始是要的。
对于穷苦百姓,一枚铜钱也是医药费,对于王公贵族,至少要一枚金币。
但是,慢慢地,他看到了无数贵族甚至愿意给予他更多的金币,而普通人或者奴隶甚至为了一枚铜钱而感受到困苦,他很迷茫。
在告别了家乡之后,他也多次遇到了战争。
或许早就知道了这么一位人物,每次战争遇到他之后,正在搏斗的士兵们嚷嚷着药师来了。而带兵作战的将领们听到之后则是开始握手言和。随后争先恐后追求药师的救治。
每一次药师离开之后,等到侦察兵回到部队报告药师确实离开之后,将军们会再启战端。
这些,药师知道吗?
他知道,因为他的精神力早就让他能在侦察兵认为他到了什么都无法知道的距离回去报信的时候继续观察着战场。
他也曾回到战场意图劝服两边的将军。可惜,意义不大,大部分的将军们也是得了上层的命令,至于部分反叛的将军,则是得到了自己野心的命令,如果是更高贵的奴隶主,药师尚且还能去劝劝,但既然是野心,就没有一点能力。
这样的生活过了很久很久。
这个时代的生产力也就那样,尚且不到能做到统一的水平。
药师也走了很久很久……
他不知晓自己寿元还有多久,不过从来没有感受到衰老。他觉得或许诚心礼佛便可以长生。看着满目疮痍的世界,他还没忘了为什么爆发这一场战争,于是决定将佛法传递下去。
药师开始弘扬佛法。有没有用呢?
或许吧,起码民不聊生的国度纷纷认可了佛法,并认可所谓的佛为唯一的神明。你若要问为什么?很简单,佛法讲究苦一苦现世,来追求来生的伟大。贵族们是很少战死在战争中的,常常战死在战争中的,多是平民百姓,因此,百姓过得苦啊。君主们只好纷纷引入佛法,成为国家的国教。
……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药师看向了边上的徒弟。
徒弟是个慈眉善目的老人,在自己的家人都要死去的时候遇到了药师,药师救治了他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感谢,也是为了家庭的延续,老人推开了想要拜师的儿子,跪倒在地请求拜师。
药师收下了老人,并为其起了法号“愚禅”。老人的家人们没有听懂,愚禅自己也没有听懂。药师之所以如此取名,是因为老者出于害怕药师的挟恩图报,六根不净地选择出家故而取名愚禅。
药师问道“愚禅,你觉得佛法能大兴否?”
此时的愚禅已经明白了药师的性格,也明白自己其实压根就不需要报答他,也了解了佛法,但也正是因此完完全全地认可了药师以及他的佛法,自愿留了下来,自然十分推崇佛法“我认为,一定能够大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