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不知我的父亲以及兄长在干什么?我都有点想他们啦!”祝卿安有感而发。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拜三开始装逼。
“什么意思?”祝卿安眨着眼睛看向李拜三。
“大概的意思就是:一轮圆月高悬夜空,我们以及我们的亲人即使相隔万里,此时此刻,我们也一同沐浴在同一片月光之下。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彼此想念,心意相通,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会像从来没有分开过一样。”李拜三站起身来像个学者一样娓娓道来。
“李拜三,你真厉害!你不仅三言两语就能解开我的心结,而且还能用简单的一句话阐述出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祝卿安满脸的崇拜。
李拜三心中暗自窃喜:我哪有你口中说得那么厉害,我只不过是在穿越前多背了几首古诗,能够活学活用而已。
“过奖了。我只不过是感同身受,有感而发罢了。”李拜三表现得十分谦虚。
“李拜三,我看你今天的状态很好。那你就即兴发挥,再来一首。”祝卿安此时兴致高涨。
李拜三此时心头一颤:我靠!装逼装大了!
就在这时,李拜三第二次站起身来。他来回踱步,不停地眺望远方,看似胸有成竹,实则慌得一批。
等等,李拜三突然想起那首千古第一诗词。这首词据说曾被某些别有用心之人拿来中秋赏月,泡妞把妹。
此时,李拜三转身朝着祝卿安的方向走了几步,走到距离她三米左右便停了下来。
“是不是没有灵感呀?别着急,慢慢酝酿。”祝卿安劝慰道。
“已经好了,现在开始。”李拜三抬头挺胸,遥望夜空,单手指月,声情并茂地娓娓道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合似在人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可能细心的朋友看到此处会有疑问。李拜三口中的诗词不正是苏轼的千古第一词牌——水调歌头嘛,怎么好像少了中间的那一部分。的确如此,由于李拜三当年只记住了这首词的开头和结尾,忘记了中间的那一部分,所以此刻也只能如此。这也充分应证了那句老话:书到用处方恨少,泡妞临时抱佛脚。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祝卿安不停地轻声低语,如痴如醉。
祝卿安突然抬头,含情脉脉地看向李拜三说道:“这么好的一首词有没有名字呀?”
“当然有了。这首词的名字我已想好,就叫:水调歌头·赠祝卿安。”李拜三持续升温。
“啊!啊......”祝卿安已经难掩心中激动之情。
这时的祝卿安早已意乱神迷,不能自已。只见她一手捂嘴,一手勉强支撑侧卧于地。此时的她不仅醉了,而且还是已经达到酩酊大醉的那种程度。这就叫:话不醉人人自醉,等闲抱得美人归。
李拜三见火候恰到好处,知道现在已是最佳时机。他连忙快步上前,将祝卿安从地上扶起并且贴心地替她整理了一下褶皱的衣角。接着李拜三把一条毛毯垫在祝卿安的身下,然后,他又将另一条毛毯重新披在祝卿安的身上。
如果此情此景非要加一个侧写,那便是:郎有情来妾有意,天作之合两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