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灵珊亦满眼崇拜地说道:“没想到表哥不仅擅长写诗,文笔也同样卓越。我看不出十年,表哥必然将成为大燕文坛领军人物!”
“哪里需要十年?”
沈如瑶笑道:“仅凭这一段修身论述,他就已是当之无愧的大燕文坛第一人!再过十年,或许表哥就能成为天下文坛的领袖!”
林曦忍不住问:“这么说,我们不用再替殿下担忧了?”
“自然不必!”
沈如瑶欣然答道:“就凭这句话,殿下足以赢得礼部认可!有了礼部支持,其他官员的看法已然无关紧要。就算殿下目前欠缺治国经验,他们也不会介意,毕竟表哥还年轻,可以慢慢学习!”
“那就好!”
叶灵珊松了口气,方才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放下。
寝宫内。
大燕皇帝注视着手中的文章,神色惊疑不定:“这是周清泽所写?”
“正是!陛下!”
候公恭声道:“这文章是周大人亲手抄录,一字不差!周大人还说,此段话可作为礼法规范、教育基础。若殿下据此写一篇完整文章,甚至是一本典籍,将来甚至有望跻身礼法圣贤之列!”
听到此处,大燕皇帝唇角浮现一丝笑意。尽管他并未打算让周清泽继承皇位,对这位皇子的情感亦淡薄,但此刻依旧流露出几分欣慰之意。
无论如何,他终究是赵明轩的父亲。见到儿子如此优秀,作为父亲必然满心欣慰。略作欣赏后,景帝开口道:\"虽说这份答卷还不够完美,但他赵明轩还远远达不到那样的高度。不过内容倒是颇具水准。你去传达朕的旨意,让赵明轩以此为基础撰写一篇完整文章。让他用心撰写,过几日朕要亲自检阅!”
“遵命!”
“另外,太子此刻应该在仁寿宫吧?将这份卷子抄录一份送往仁寿宫,同时也送一份给赵文远。”
“老奴明白。”
侯公公领命离去。
待侯公公离开,景帝低头凝视手中纸页,轻声喃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倒是颇有壮志雄心,可惜,着实可惜啊!”
仁寿宫中,楚昭华与太子一如往常品茗交谈。
楚昭华手上正拿着赵明轩的考卷,眼神里满是惊讶:“没想到小三竟也写得一手好文章,这才华简直令人羡慕。”
太子淡然一笑:“三弟一向才思敏捷,没什么好奇怪的。”
楚昭华目光落在太子身上,戏谑地道:“现在你还觉得小三跟你是一路人马吗?”
太子摇头叹息:“我一直明白,三弟不可能完全站在我这边。父皇培养他,也不是为助我,而是打算再打造一个如二哥般的角色。只是我实在没料到他会进展这么迅速!”
“我倒没太意外。”
楚昭华说道,“有陛下精心教导,他的脱颖而出本就在情理之中。况且这一回因为我的缘故,你和二哥双双受影响,反而让小三坐收渔利。说来你因此事吃了这么大苦头,心里肯定怨我吧?”
“姑母这话可真是。”
太子连忙摇头,“不过是损失了一些朝臣支持罢了,并不影响大局,只要姑母的内库安然无恙,我们的根基依然稳固。”
提起“内库”
,楚昭华的脸色逐渐暗沉:“你说陛下真会彻底放弃从我这儿夺走内库的想法吗?”
太子皱眉不解:“林大人已故,婉儿与范闲之事再无可能,他们婚约破裂,那么范闲自然也无法承袭内库,姑母为何还担心呢?”
楚昭华摇首苦笑:“事情怕不是这般简单。也许从前我们的推测都错了。内库归属权的问题关键并非在于婉儿下嫁于谁,这只是陛下抛出的一个借口。真正要害处在于陛下到底希望由谁接手内库。”
太子心中一颤:“姑母的意思是,陛下还会另觅它法将内库转交给范闲?”
楚昭华冷静回答:“存在这种可能。你想啊,范闲杀林将军这等显而易见的大事,陛下不可能毫不知情。然而他非但赦免了范闲的所有罪责,甚至还升了他的官职。这代表着什么不言而喻。”
太子沉吟片刻,眉头紧锁:“也就是说……尽管婉儿与范闲的约定破裂,可是只要陛下想扶持他,他仍旧有可能继承内库对不对?但这都只是姑母的猜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