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救灾的同时,朱权也没有忘记与周边藩王合作开辟商路的事情。
此前他虽有与辽王和燕王合作的想法,但并未私自通信,而是将合作意向和初步方案整理成详细的公文,通过朝廷规定的正式渠道,呈递给朝廷审批。
待朝廷示意可以与藩王沟通后,他才在朝廷的监督下,与辽王和燕王展开沟通。
顾爻从辽王和燕王处返回,带回了合作的初步意向和关键问题。
朱权再次召集顾爻、晏昭等人,在书房中商讨如何推进合作。
顾爻说:“王爷,辽王、燕王对合作感兴趣,但在商路安全与税收分配上存分歧,辽王要加强护卫,燕王想多分税收。”
晏昭建议:“商路安全为重,可和辽王共雇镖师保安全,按投入与风险重定税收分配方案,且都需先报朝廷批准。”
朱权沉思片刻后说道:“二位所言甚是。顾公,你整理好我们的初步想法,通过正式渠道上报朝廷,同时明确表示所有合作细节需等朝廷批复。深入调查牙行和官方贸易机构运作与收费标准,为与朝廷商讨备齐资料。”
在探讨商路税收分配时,朱权分析了以宝钞缴纳税款对各方的影响,以及宝钞在长途贸易中的运输、兑换便利性问题。
就在朱权忙于救灾和商路合作事宜时,朝廷派来的户部云南清吏司员外郎李大人,会同多位朝廷官员一同来到大宁。
李大人带来了朝廷关于大宁税收政策调整的初步方案,此次税收政策调整,由多位官员共同商议和推进。
朱权与李大人等在书房讨论,李大人称:“宁王殿下,朝廷经过多番商讨,初步决定在大宁实行新的税收政策。对于商业贸易,将根据不同的品类和规模,制定差异化的税率;对于农业税收,考虑到今年大宁部分地区受灾,将适当减免。”
受程朱理学“仁政”“民本”思想影响,朱权听后,心中一喜,但仍谨慎地说道:“李大人及诸位大人,朝廷的方案考虑周全,大宁百姓定能从中受益。只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注意一些细节。比如商业贸易的税率制定,要充分考虑到大宁的实际情况,避免给商户造成过重的负担。另外,对于受灾地区的农业税收减免,如何确保落实到每一个受灾百姓身上,也需要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
朱权还指出税收政策需考虑货币因素,鉴于宝钞贬值风险,建议灵活调整其与实物换算比例。
一位随行的户部主事点头表示赞同:“宁王殿下所言极是,我等回去后,会将殿下的建议如实上报朝廷,共同商讨完善。”
主事赞同并表示上报完善。消息传开,大宁百姓忧税负加重,部分士绅欲联名上书。
朱权决定前往大宁的军屯驻地视察,顺便了解军屯制度在当地的实施情况。
大宁地处边境,军屯对于边防稳固和粮食供应意义重大。
负责军屯的将领陈亨汇报:自推行军屯,开垦大量农田,这两年产量可观,但不敢说自给自足,去年部分屯区因雨水多歉收,靠朝廷拨粮应急,士兵按战时作战、平时屯田要求,提升战力也保障了一定粮食供应。
朱权微微点头,漫步在田间,仔细查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他注意到有些农田的灌溉沟渠年久失修,水流不畅,便询问陈亨:“这些水利设施多久未曾修缮了?如此下去,怕是会影响收成。”
陈亨面露难色:“王爷,修缮水利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之前虽有上报,但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资源支持。”
朱权神色凝重,说道:“此事我会尽快以正式公文上报朝廷,争取专项修缮资金。当务之急,你先在军屯内部调配一些闲置人力,对关键沟渠进行简单维护,确保眼下灌溉不受影响。”
接着,朱权又了解到随着军屯规模扩大,土地分配和耕种管理上出现一些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