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清晨,阳光穿过雕花窗棂,洒在魏国公府沈书瑶的闺房。沈书瑶悠悠转醒,起身走到铜镜前整理头发,赫然发现左脸颊多了道长疤,从眼角蜿蜒至嘴角,她心里“咯噔”一下,满心郁闷。
还没等她缓过神,小厮匆匆来报:“沈小姐,兵部尚书张若蘅派人送帖子,邀您参加春日雅集。”沈书瑶眼睛一亮,兴奋地接过帖子。
“秋霜,快帮我挑件出彩的衣裳,我要去参加雅集!”秋霜赶忙打开衣柜,拿出一件淡粉色绣海棠花罗裙。
雅集在清幽园林举行,园内花香馥郁,亭台楼阁错落,文人雅士、闺阁千金齐聚。沈书瑶步入园子,按礼仪向相识之人福身问好。
这时,人群一阵骚动,沈书瑶抬眸,只见一位少年郎款步走来。少年鼻梁高挺,薄唇不点而朱,尤其是那双桃花眼,含情脉脉,眸中波光流转,矜贵又俊美。沈书瑶一眼认出,这便是宁王殿下,不禁心魂被吸,心跳陡然加快。
宁王殿下吟道:“风抚繁花添锦绣,山川入墨韵中归。”文人雅士纷纷称赞,按规矩品评诗句。沈书瑶灵感涌现,脱口而出:
春日雅集狂歌
春日忽临天地动,万芳破雾竞豪雄。
花燃赤焰燃霄汉,云卷狂澜卷碧空。
笔落惊飙摧五岳,诗成浩气贯长虹。
今朝逸兴倾沧海,笑揽乾坤入韵中。
全场瞬间安静,随后赞叹声此起彼伏。宁王眼睛瞪得溜圆,兴奋地上前说道:“沈小姐,你这才情,简直绝了!这诗写得太霸气,我太佩服了!”老学究捻须点头:“妙哉!既有太白豪放,更胜太白雄浑,用词精妙,想象奇绝!”才子们满脸钦佩,闺阁千金们也红着脸交头接耳,自愧不如。
沈书瑶优雅福身行礼:“宁王殿下谬赞,不过一时有感而发。殿下风姿卓绝,才情出众,令人敬仰。”宁王歪着头,满眼期待:“沈小姐别谦虚,以后咱多一起琢磨诗词!”
此后,宁王常找沈书瑶交谈,看到漂亮花就摘来递给她:“沈小姐,你看这花和你一样好看!”两人诗词见解碰撞,交谈也从诗词延伸到人生理想、家国情怀。
诗词环节结束后,众人意犹未尽。一位身着华丽服饰的富家公子手摇折扇,高声提议:“今日雅集,沈小姐的诗词让我等大开眼界,不如再来一场综合性的才艺大比拼,琴艺、书法、绘画皆可,岂不妙哉?”众人纷纷叫好,气氛愈发热烈。
沈书瑶虽在诗词上大放异彩,但她心里清楚自己琴艺并不精通,不禁有些犹豫。宁王看出她的心思,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肘,低声鼓励:“沈小姐,以你的聪慧,定能惊艳众人,大胆尝试便是。”说罢,他悄悄吩咐侍从,取来一把珍藏的古琴。这琴琴身桐木制成,纹理细腻,琴弦由上好丝线所制,音色绝佳,轻轻一拨,余音袅袅。
比赛开始,琴艺环节中,沈书瑶深吸一口气,端坐琴前。她指法虽不算娴熟,却胜在节奏把握独特,弹奏出的曲调融合了现代音乐的灵动与古代音律的典雅,别有一番风味。
到了书法环节,沈书瑶手持毛笔,饱蘸浓墨。她摒弃传统书法的规整,融入现代艺术的随性与洒脱,笔锋游走间,字里行间透着不羁与豪迈,引得众人惊叹。
绘画环节,沈书瑶更是别出心裁。别人都用传统的工笔细描,她却大胆采用泼墨写意,以色彩的浓淡和线条的疏密展现出春日雅集的热闹与生机,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技法,让在场的画家们都自叹不如。
然而,人群中有一位闺阁千金,名叫柳若璃,她一直心高气傲,见沈书瑶出尽风头,心中满是嫉妒。在绘画环节,趁众人不注意,她悄悄指使丫鬟,将沈书瑶的颜料打翻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