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格斗江湖的“战神”
星澜市,这座以科技和金融闻名的城市,地下格斗圈却暗流涌动。在市郊的“铁拳格斗馆”里,杨振华正对着沙袋疯狂出拳。他身高一米八五,肌肉虬结,鼻梁上架着副黑框眼镜,乍看像个斯文教授,但挥拳时爆发出的力量,足以让沙袋里的铁砂四溅。
“振华,你的直拳还是太直了,得加点弧度。”教练王刚擦着汗说。他是杨振华的伯乐,三年前在街头斗殴现场发现了这个天赋异禀的年轻人。如今,杨振华已在这座城市的格斗圈打出名号——“铁拳”,他的比赛视频在短视频平台点击量破亿,商业代言接到手软。
然而,杨振华的内心却藏着隐痛。三年前,他因一时冲动卷入一场黑市拳赛,导致好友林宇重伤瘫痪。从那以后,他总在深夜惊醒,看着手机里林宇躺在病床上的照片,陷入无尽的自责。
第二章:市井奇人
每周日清晨,星澜市旧货市场总会出现一个挑着担子的老人。他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背微驼,左手提着个褪色的铁皮桶,右手握着根磨得锃亮的竹杖。桶里装着自家种的紫皮大蒜,竹杖则是他行走江湖的“武器”。
老人名叫陈山河,今年七十六岁。年轻时他是特种兵出身,后来因伤退役,在深山里隐居二十年。十年前,他流浪至星澜市,靠卖蒜为生,却从不在人前显露身手。只有在夜深人静时,他会到江边练习形意拳,惊起一群夜鹭。
这天,陈山河像往常一样在旧货市场摆摊。突然,一阵喧哗声传来。他抬头望去,只见一群年轻人围在一个直播摊位前,屏幕里正播放着杨振华的比赛录像。
“这拳法也太糙了吧?我三岁孙子都会躲闪!”一个染着蓝发的年轻人嘲讽道。
“就是,现在这些格斗选手都是花架子,当年我爸在工地打架,一挑三都不带喘气的!”另一个胖子附和。
陈山河的眉头微微皱起。他放下担子,缓缓走近直播摊位,苍老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年轻人,武学一途,不在花哨,而在根基。你这朋友若遇真正的高手,怕是连三招都接不住。”
蓝发青年瞪大了眼睛:“老头,你谁啊?懂格斗吗?知道‘铁拳’杨振华吗?”
陈山河微微一笑,从铁皮桶里掏出一瓣大蒜,咬下嚼碎:“知道。三天后,我在江边老槐树下等你。”
第三章:致命赌约
消息传得比病毒还快。三天后,江边老槐树下围满了看热闹的人。直播平台的主播们架起设备,网红们举着花花绿绿的牌子,甚至有几个自称是“武林协会”的人前来观战。
杨振华站在人群中央,黑色战袍上绣着金线,目光如炬。他刚结束一场比赛,连夜坐高铁赶来。当听到陈山河的挑衅时,他第一反应是——一个卖蒜的老头,也配指点我的拳法?
“振华,小心点。这老头看着有点邪门。”王刚低声提醒。
杨振华冷笑一声:“邪门?我倒要看看他怎么个邪门法。”
陈山河依旧穿着那件中山装,竹杖轻轻敲打着地面:“年轻人,你若能打穿我三寸气墙,我这条命就是你的。但若你输了,就得退出格斗圈,再也不许用‘铁拳’之名招摇撞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