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女频言情 > 寒门国舅 > 第624章 出门事事难

第624章 出门事事难(2 / 2)

……

李孜省回到自己的房间后,立即扑到书桌前,开始写奏疏,甚至以私人信件的方式,请求张峦帮忙。

虽然他也不知道张峦具体能帮到自己什么,但总觉得还是得把自己这边的情形提前告知张峦,免得他被怀恩等人给坑了。

覃昌送走李孜省后,很快便从身边扈从口中得知李孜省天天往京师写信的事。

“这位李道长,用人脉用习惯了,走到哪儿都不消停。”

覃昌冷笑不已,道,“还以为这西北之地会跟京师一样,他随便跺跺脚,就一堆人为他效命

“这种地方,鸟不拉屎,生存条件极为恶劣,谁会做那些不属于自己差事外的事情还想要地方军镇派兵护送他西行就连咱从京营抽调护送物资的随从将士,也没人愿意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继续往前走。”

扈从道:“公公说的是,现在其实也晚不了多久。

“反正那些布料和衣物,能下发到一线将士手上,西北官兵从上到下,对陛下必定是感恩戴德。

“一套军服、一席被褥能穿用个几十年,少这一个冬天有什么大不了”

覃昌回头瞥了扈从一眼,道:“倒也不能这么说。我并不是故意与李孜省为难,只是眼下条件不允许冒险。但他天天向京城打小报告是怎么回事不行,不行,不能任由他自说自话,拿纸笔来,咱家也得写上奏,尤其是把大同周边外夷扰边情况详细说明。或许就此陛下留我在西北,让我督军呢”

扈从笑着问道:“就好像当年汪直汪公公一样”

覃昌一听,顿时火冒三丈,喝斥道:“举例子,就举个好点儿的出来!咱家是那汪直能比的吗”

“是是是。”

扈从恭维道,“覃公公深谋远虑,西北将士全都仰望您,只等您统率将士击败外夷,平定边疆。”

“行了行了,多嘴多舌,少拿逢迎恭维这一套在我面前卖弄。”

覃昌心情本来就不佳。

本来顺风顺水官场得意时,逢迎话绝对会呈现锦上添的效果。

而现在他落魄了,这奉承话就显得格外刺耳。

……

……

腊月二十七这天。

乃朱见深出殡的大日子。

京师内外很是热闹,皇帝亲自扶灵,送父亲的棺椁出京城德胜门。

本来他打算亲自去天寿山走一趟,但在临近城门时,却被怀恩等人给挡了下来。

经过一番唇舌争论,朱祐樘才意识到,自己应以国事为重,留镇中枢,当下不得不登上城墙,从门楼上目视棺椁队伍离开,不停地擦眼泪。

张峦从楼梯口出来,手上拎着个题本一样的东西。

怀恩过去阻拦,低声问道:“张国丈,您有事找陛下说这会儿陛下心情不佳,有事还是等回宫后再提吧。”

张峦有些恼火,道:“我刚收到消息,说是西北大同周边地区,鞑子扰边现象很是猖獗,连送去三边的布料都无法继续往偏关走,这等于说陛下的心意无法及时传达到西北前线将士手上,我这着急啊……想找陛下说说这件事。”

怀恩无奈道:“此事陛下早前就已经知晓了。”

张峦闻言皱了皱眉,问道:“知道是一回事,请问有对策吗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贼寇猖獗,而我们什么事都不做吧”

怀恩一脸好奇地问道:“张国丈,难道您就没个眼力劲儿吗眼下陛下正为先皇丧事而忧伤不已,你这时候去说,陛下能冷静下来处置国事还是先等等吧。

“咱家也不是让您拖个几日,就等几个时辰难道也不行吗再说了,您要真有什么高知灼见,完全可以等明日朝会上去说啊。”

“这……”

张峦看了看不远处的皇帝女婿。

此时朱祐樘正在覃吉的安慰下,不断地抽泣和抹眼泪。

张峦心想,覃吉到底是在帮忙,还是故意添乱啊

不知道有些事越劝越糟

“那行,待回头我入宫面圣时再说吧……劳烦通禀一声,就说我来过,还有下午我会入宫跟陛下商谈这件事。”张峦道。

“好。”

怀恩不再阻拦,目送张峦转身下楼。

你张峦是为正事而来,我一再阻止,反倒显得我是个阻塞皇帝视听的奸臣了。

……

……

等张峦从城门楼上下来,另一边徐琼带着沈禄走了过来。

“来瞻,你让我做的事,我已经找到人了,年前就能把奏疏递上去。”

徐琼拱手见礼后说道。

张峦问:“乃陛下生母太后之事”

徐琼点头道:“就是这个。关乎到人伦大统,不敢怠慢。不过你确定陛下希望在先皇下葬这关口,有人上奏此事吗”

张峦诧异地问道:“不知这其中有怎么个说法难道朝中还有人反对,认为这不是时候”

“太后与先皇合葬之事,本无大的问题,但现在……已经很久未出现过如此状况,这……其实不太好开先河。”

徐琼以礼仪行家的立场来说明当

张峦想了想问道:“皇帝生母与先皇合葬,没有先例可循吗”

一旁的沈禄赶紧解释:“来瞻,你别着急,你也不想想,咱太皇太后还……咳咳。话说,你先回去查清楚再说这话。

“对了,您跟太皇太后她老人家不是认了亲戚吗其实,让太皇太后出面说这件事,不更好”

最新小说: 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 我何时可以回去 夜读全唐诗 揭皇榜:我竟是太子 三国之龙腾幽州,开局三千骑兵 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 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 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 宋终:一拳镇关西 我为董卓之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