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女频言情 > 寒门国舅 > 第345章 沆瀣一气

第345章 沆瀣一气(2 / 2)

“太子无论是否瞧得上我,但他至少是个重情重义之人,我若对他有扶持之恩,他怎会对我恩将仇报呢”

李孜省对太子的人品极度自信。庞顷本想提醒,在权力面前,没好人和坏人之分。

太子要保你,或者听信那些大臣的话要追究你的责任,不过是一念间的事。

不过庞顷这会儿也只能是想办法坚定李孜省的信心,点头附和道:“道爷所言极是,只要您有相助之恩,以来瞻跟太子的亲密关系,还有你帮助太子妃成功入主东宫的过往,相信太子必然会投桃报李。”

……

……

李孜省做事非常有效率。

说是要把通州仓之事揭发出来,丝毫也不带含糊,且他在朝中要人脉有人脉,要话语权有话语权,想找人把通州仓弊案给揭露出来,可说易如反掌。

上奏很快就通过他自己控制的通政使司衙门,送到了司礼监,同时关白也到了内阁。

萧敬拿到奏疏后,赶紧呈递给韦泰,再由韦泰拿去给覃昌过目。

“通州粮仓”

覃昌显得有几分不解,“通州仓那边会有什么事”

韦泰道:“说是过去几年出现严重亏空,甚至连带运河两岸水仓全都空虚,这次的事明显另有所指,矛头直接对准了户部。”

覃昌摇头道:“户部尚书李敏,虽执掌一部,但关乎通州仓之事,岂是一个尚书就能抗下所有责任的”

“那是……太仆寺卿兼户部右侍郎吴原”

韦泰皱眉,“吴原是有一部分责任,但他主要负责京师仓储事宜,真要追究的话,恐怕也是雷声大雨点小。”

覃昌道:“你要知道参劾的对象具体是谁,看这些人的目的是什么就知道了……如今管户部仓,且能搞出这么大动静的,必定跟户部左侍郎孙仁和右侍郎李嗣脱不了干系,或是此二人搞出事端。”

“孙仁……”

韦泰想了想,惊讶地问道,“此人好像是刘吉的人,跟刘吉关系异常紧密,没听说他有什么劣迹啊。”

覃昌道:“要是被你知道原委,那他还怎么安身立命朝中很多事都是欺上不瞒下,或许

韦泰问道:“那这件事要报上去吗这时候去谈什么通州仓储出现严重亏空,会不会……”

覃昌道:“咱家知道你的意思,现在陛下或没心思理会这些事,不过我还是要去问问一个人的意见……我总觉得这件事很不简单。”

……

……

这天李孜省入宫,去乾清宫面圣。

覃昌有意来宫门口迎接,与他一起往里面走,看似在前引路,其实却是趁机跟李孜省交流一番,交换一下意见。

覃昌回首问道:“李仙师可有听说,朝中有言官联名上奏,说是通州仓出现了亏空,并连带西北军需调度都出现了问题”

李孜省笑道:“覃公公,这件事陛下知晓吗”

“尚还不知。”

覃昌感慨道,“陛下最近身体严重不适,无心过问朝事,这不咱家先跟你打声招呼,顺带问问你的意见么”

“我觉得,既有人提出来,那就应该把事好好查一查……以前都说京仓关乎到西北前线军需,可是我听说最近几年通州仓规模越来越大,粮食以前是先送到太仓,实在放不下了,再往通州运,可现在情况已然反过来了。”

李孜省也不说这事是否跟自己有关,先扯了起来,“从陛下下旨改革漕运后,这漕粮调运,我怎么觉得越来越是笔糊涂账呢”

成化年间,朝廷改漕运为长运制,也被称之为改兑法或直达法,即由负责兑运的军官过江,直接到江南各州县水次交兑,免除了百姓运粮,但要增纳一项过江费用,即漕粮运输全部改由官军承担,这样便给百姓运粮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但如此最直观的改变就是大明的漕粮运输变成了朝廷垄断,甚至可说是职司垄断,很多明目地方官府无法记录在案,为经办人上下其手带来了便利。

覃昌点头道:“咱家明白了。”

李孜省笑道:“哎呀,你看看我都说了些什么这事与我无关,我入宫是来提朝中用人之事,另外还有一些天相演变等情况,想跟陛下提一下。”

“有什么重大事情要发生吗”

覃昌忍不住提问。

“哦,并没有。”

李孜省道,“倒是最近各地都有祥瑞之事上报,我也夜观天象,发现紫微星强势,可说短期内陛下龙体康泰。”

覃昌闻言不由尴尬地道:“李仙师,您不会不知道,陛下最近在服用邓常恩炼制的丹药吧你所说的事情,若跟这件事联系到一起……真的好吗”

以覃昌之意,你有必要给自己挖坑吗

你献药的时候,陛下那边就紫微星暗淡,现在改成吃邓常恩的仙丹,就变得紫微星强势

李孜省道:“我这人,一向有什么说什么,我观察到的情况确实如此……恐怕不止我一人,钦天监的人也会观察,难道我能隐瞒陛下吗”

“呵呵,您……真是……从不谋私,佩服,佩服。”

覃昌在想。

你李孜省心态真有这么好

还是说,你打算把邓常恩给捧杀掉

陛下越觉得邓常恩的药管用,回头出了偏差,皇帝对邓常恩的恨意就愈发明显,到那时……

最新小说: 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 我何时可以回去 夜读全唐诗 揭皇榜:我竟是太子 三国之龙腾幽州,开局三千骑兵 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 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 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 宋终:一拳镇关西 我为董卓之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