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帝知道后痛哭流涕,哀悼萧望之。】
【本来打算追究宦官们的责任,但看到弘恭、石显磕头求饶,最终元帝只是口头批评一下,转头继续宠信石显。】
【就这样,在元帝的混乱处理下,外戚、儒臣、宦官三种势力角逐,宦官暂时胜出。】
弹幕:
《这萧望之也是人机啊?》
《当时许多大臣一般都提前自杀,秦汉传统。》
《萧望之没想死,他夫人也说稍安勿躁,等后续发展,结果学生劝他早点自杀。》
《真是好学生,太坑师了!》
《脾气也太硬了吧!》
《当年的儒家,其实也是非常刚烈的,可不是后来的腐儒。》
《宦官崛起可不是好事。》
《石显恶名昭著,但他是汉宣帝亲手提拔的左膀右臂,为汉宣帝立下汗马功劳……》
……
【萧望之死后不久,弘恭病死,石显继任中书令。】
【此时元帝生病体弱,寄情于音乐,不再亲躬政事,竟将朝政全部委任给石显。】
【石显此人机敏灵巧,擅长诡辩,睚眦必报。】
【他一面讨好元帝,一面党同伐异。】
【太中大夫张猛、御史中丞陈咸、魏郡太守京房、侍诏贾捐之等企图进言石显专权的大臣,先后被石显所害;】
【而匡衡、贡禹、五鹿充宗等见风使舵依附他的人,皆得宠位。】
【石显为了测试皇帝的信任度,还演了一出苦情戏。】
【他说自己业务繁忙,有的时候回宫太晚,于是事先得到元帝的许可,可以在晚归时让人开门。】
【然后就故意晚归宫门。】
【果然有人控告石显假传圣旨。】
【于是石显就哭着对元帝说:“陛下太宠我了,别人都嫉妒我啊!我干脆辞职去后院扫地算了。”】
【元帝居然信了这伎俩。】
【还觉得石显委屈,从此对他更加言听计从。】
【从此,公卿以下皆畏惧石显,朝中大小事宜都由他决断,纲纪紊乱,吏治腐败,国家陷入混乱。】
天幕外。
崇祯皇帝看天幕看到这里。
也是觉得深有感触。
不由得说道:
“果然,读史可以使人明智。这宦官就是一群祸害,不除不行。”
“汉朝有宦官乱政,唐朝宦官更是废立皇帝,无法无天。”
“而朕在登基的时候,国家大半也都被阉党所把持,简直是乌烟瘴气。”
“还好朕拼死一搏,以惊人的勇气和胆识除掉了魏忠贤集团。”
“否则的话,大明恐怕提前10年就灭亡了。”
“朕这一生自从登基以来,应该是做了不少的错事。”
“但是除掉魏忠贤绝对是朕做的最正确的事之一。”
……
【元帝的另一个神操作,是给外戚王家开了绿灯。】
【他年轻时宠爱的司马良娣病逝,伤心过度,一度拒绝碰其他妃子。】
【他爹汉宣帝急了,硬塞给他几个宫女让他选,元帝随手一指,选中了相貌平平的王政君。】
【就这一次临幸,王政君竟然怀孕了。】
【生下了后来的汉成帝刘骜。】
【王政君成了皇后,她的家族——王家,开始疯狂上位。】
【而王政君的侄子是谁?】
【正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王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