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将其杀害。】
【失去了李牧的赵国,犹如失去了主心骨,再也无法抵挡秦国的进攻。】
【李牧死后,赵国再无长城。】
【由于赵国无人能与王翦抗衡,秦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包围了邯郸。】
【公元前228年,邯郸城破,赵王被俘,赵国灭亡。】
【而此时的李牧,才被害仅仅一年。】
【那个曾让匈奴胆寒、秦军丧胆的名字,最终化作《史记》里冰冷的一行:“赵王斩李牧,秦遂灭赵。”】
【有人说,李牧的悲剧在于生不逢时。】
【若在强秦,或为灭六国之帅;】
【若在盛汉,或成卫霍之功。】
【但历史没有如果。】
【可即便作为失败者,李牧的军事成就和历史地位依然不可忽视。】
【在他的军事生涯中,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
【东南西北各个方向的战斗,都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他不仅保卫了赵国的领土和百姓的安宁。】
【也为战国时期的军事理论和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
【可以看到,李牧善于根据不同的战场形势制定相应的战略战术。】
【他的作战风格灵活多变,不拘一格。】
【在抗击匈奴时,他采取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的策略,成功地击败了匈奴骑兵。】
【在抵御秦军时,他又能根据秦军的特点,采取避实击虚的战术,多次取得胜利。】
【而后世的我们。】
【在课本中依然可以读到: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其赫赫之战果,既没有被宋人遗忘。】
【也没有被现代的我们所遗忘。】
……
《这么看李牧水平很高啊,怕是最多略逊白起,战国四大将排第二吧》
《运动穿插,调动敌军,局部多打少,打歼灭骑兵战,微操很秀啊。》
《此人是谋战派的先驱,韩信是他的学生。》
《弹幕还说李牧抄袭卫青的打法,我笑死。》
《战国四大名将,我只认可白起李牧!》
《李牧再神,他背后的赵国也不行了,秦国制度领先了一个版本。》
《但李牧不死,说不定能再拖十几年,要是真把牢政拖死了,那可就说不定了。》
《郭开:四大名将我一人干趴下俩!》
《李牧最后真惨,手有先天残疾,想自刎都自刎不了,最后口衔宝剑,撞柱而死。》
《秦国太依赖郭开的发挥了。》
《看了李牧的故事,我越来越相信,古代想要灭国真的得靠对手拉跨……》
《白起要是去赵国,能发挥吗》
《白起换去赵国也是被郭开杀了。》
《真正的自毁长城的典型。》
《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叫“武安君”的就没一个善终的,这封号有毒。》
《嬴政:全靠同行衬托!》
《我现在信灭六国者六国也了。》
《燕国背后捅刀子,齐国混吃等死,魏国老大忌惮信陵君,赵国君主昏庸,韩国直接不提了。》
《信陵君五国攻秦那次,如果五国全力配合不内讧的话,完全可以让秦国一夜回到解放前!》
《这就又体现出政哥的牛b了。》
……
而天幕外。
秦朝。
嬴政看完了整段天幕视频,心中感慨万千。
即便是李牧这位曾与大秦为敌的将领,嬴政也是不得不由衷赞叹道:“李牧,的确堪称顶级帅才。”
“只可惜,他未遇明主。”
“他若是能为我大秦效力,所获成就必定远高于当下。”
“朕甚至能让他获得更高的,与大秦武安君白起同等尊崇之地位!”
……
嬴政说完了话,内心又想着:
不过,身为顶级名将的李牧却无法得到合理的发挥舞台,甚至最后被构陷而死。
这反而体现了朕作为一国之掌舵之人的重要性。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名将易得,而明君难求!
如果把别人放到朕的这个位置上,就比如说那赵王迁,让他出生在大秦,成为秦王的话。
他能够率领强悍的大秦,横扫关东六国,统一天下,完成华夏一统的伟业吗
恐怕是很难。
心里这样想着,嬴政又顿时心生了一股优越感。
之前因为看天幕视频而遭到的打击,都是瞬间消弭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