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伦妇女被集中运往前线,白天洗衣做饭,夜晚充当“生育机器“。】
【在条件艰苦的前线,生下来的孩子夭折率自然很高。】
【乾隆三十五年伊犁军营记录显示,当年出生的427名索伦婴儿,有193人冻死在第一个冬天。】
【当历史走进19世纪,索伦人的悲剧达到顶点。】
【面对英法联军的后膛枪,他们依然冲锋在前。】
【1860年八里桥之战,300索伦骑兵高举祖传虎头盾,在法军机枪扫射下化作血雾。】
【而这,也是索伦兵时代最后的绝唱。】
【索伦人的故事,是部浓缩的边疆开发史。】
【处于中国最东北角落的他们。】
【却在西北的荒漠草原,在西南的深山老林,在长江的湿润平原里。】
【一代代的战斗并死亡。】
【整个族群,也几乎因为过度征兵灭亡。】
【他们用整个族群的存续为代价,换来了中国版图的完整。】
【当我们凝视故宫珍藏的索伦箭囊,那些细密的鱼皮纹路里,依然能听见黑龙江的涛声,看见寒夜篝火映照的刚毅面孔。】
……
弹幕:
《索伦人虽然战斗力强,但战损也高。》
《被满人当牲口用,太惨了。》
《打尼泊尔的时候,乾隆非要从东北调1000索伦兵,还下令索伦人到来之前不准出发。》
《海兰察能从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小兵杀到世袭公爵。》
《这么看清朝对索伦待遇很好啊,千人的部族里出了一个四字一等公爵,历史仅有了。》
《待遇好个屁!不让人家种地,不让入关,只能在苦寒之地渔猎,穷尽征兵最后都快征没了。》
《强行让人保持纯真,甚至不让人家种田,保持少民特色了属于是……》
《索伦人这么能打为什么不反抗清朝。》
《因为八旗早期更能打!后面清朝又是联姻,又是高官厚禄,控制的很牢。》
《索伦人封侯拜将的比例都快赶上旗人了。》
《也是,族群压榨的同时,个人待遇也确实好。》
《索伦猎人用步枪照样很强,苏联有个王牌狙击手诺莫科诺夫就是鄂温克人。》
《东北抗联主力很大部分都是索伦三部人。》
《打完小鬼子后,鄂伦春族只剩1000人了,差点灭族,但灭族也不降!》
《鄂伦春的双枪女侠关丽华,曾率领骑兵队,救出过杨靖宇将军。》
《致敬!》
《怎么区分鄂温克、鄂伦春这些啊》
《驯鹿的是鄂温克族,养马的是鄂伦春族,驯鹰的是达斡尔,捕鱼的是赫哲族。》
而天幕外。
刘备坐在营帐之中,神情专注地盯着天幕,看完索伦人的种种事迹后。
特别是看到他们族群几乎灭绝,却依然坚持抗日。
更是让刘备钦佩不已。
“这索伦人,当真英勇无畏,令人敬佩啊!”
张飞也在一旁用力点头,大声说道:“我张飞,就喜欢这般勇猛的汉子,要是能与他们并肩作战,那得多痛快!”
刘备也先是微微点头,然后叹息道:
“只是,他们如此英勇,却被清朝过度驱使,在一场又一场的战役中损耗。这实在是让人痛心。”
“此等忠勇之士,竟如草芥”
而在明末。
崇祯看了之后只能是忧心忡忡。
“女真鞑子就已经极难对付了。”
“没想到索伦人比建奴还要野性!”
“虽然朕也很佩服他们在后世抵抗外国侵略,即使灭族依然坚持抗日的举动。”
“但是现在,这些索伦人为鞑子所驱役,反倒将成为大明的威胁啊。”
但在崇祯的旁边,因为天幕的讲述,现在被崇祯委以重用的孙传庭,则有不一样的想法。
孙传庭分析道:
“陛下,从天幕讲述的内容看,索伦人是在女真自己本部兵马,失去战斗力之后,才使用倚重的族群。”
“对目前的大明,基本倒是没什么威胁。”
“反倒是我注意到,索伦人其实也不是自然而然和鞑子合作的。”
“他们也是因为满洲部落崛起,在战争中失败,才不得不转而合作。”
“如果我大明能够联系到他们,并且提供一定的支援,让他们在鞑子后方起事。”
“那就能有效的牵制鞑子南下劫掠的过程。”
“并且可以雇佣索伦人,同样用银两以及爵位笼络他们。”
“如果大明能组建一支索伦人军团。”
“也绝对能够有效的提升我明军,在野外与鞑子作战的实力!”
崇祯有所疑虑。
“用蛮子来打蛮子,这不是跟天幕上讲过的罗马帝国一样了吗”
不过崇祯的疑虑也只是持续了几秒。
“当一个帝国陷入风雨飘摇,或许……本身就没有太多的选择。”
于是崇祯坚定的点了点头。
“用野人女真来对付女真。”
“可以开始执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