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对垒
蔡洲乃长江之中的沙洲,位于建康西南不到三十里,向为屯兵之地。
咸和三年苏峻之乱,陶侃等入援建康,诸将舟军四万,次于蔡洲。
此时此刻,洲岸停泊着四五百艘战舰,横列江面,其中不乏庞然大物的楼船,旌旗遮空,士卒威武雄壮。
不过东北江岸上,北府军气势丝毫不弱,沿江设垒,甲光蔽日。
十年之前,这两支人马还同仇敌忾,一同对付氐秦大军。
转眼间就刀兵相向,成了你死我活的对手。
“刘牢之一匹夫尔,乃下品寒门,时无英雄,方使竖子成名,灵宝可率五千舟师,奔袭上游瓜步,直取建康,司马道子定令刘牢之驰援,某率麾下精锐趋后掩杀之,定可破刘牢之二十年声名!”
杨佺期出身弘农杨氏,连将江左高门都没放在眼中,自然也看不上刘牢之。
他提出的这条计策,成功的可能性极大。
掌握了长江制水权,便可随意进出,而从瓜步南渡,则绕过了石头城,击敌之虚。
刘牢之在新亭的防守也就没有意义,必将疲于奔命,到时候杨佺期就有了破敌的可能。
只是桓玄却用一种看白痴的眼神看着他,桓家顶上去,承受北府军的攻击,让他在后面坐收渔利,桓玄不知道他脑子中是怎么想的。
这种破计策也好意思开口。
王恭已经死了,司马道子的地位已经稳固,而桓玄已经得到他最想要的东西——兵权。
如今只差朝廷的一道诏令。
再打下去其实没有多少意义。
与北府军两败俱伤,便宜的只能是司马道子。
“杨将军稍安毋躁,仗不是这么打的,北府军成名已久,没必要分个你死我活,我若所料不差,朝廷不日便会有诏令传来。”
桓玄肥胖身躯斜倚在栏杆上,意气风发。
“北府军何惧之有依我看,他们已经懈怠,我军顺流而下,直扑建康,胜算极大!”
杨佺期是一个合格的将领,却不通权谋,更不清楚江左的权力格局。
真杀入建康,就成了王敦、苏峻之流。
即便控制了朝廷,转眼便会被士族门阀群起而攻之。
当年桓玄之父桓温深知其中道理,死活不肯入建康。
而桓玄和杨佺期的兵力加起来也才一万,连北府军都解决不了。
“杨将军真乃霸王复生也,区区刘牢之怎是对手,依我看,将军当立即率本部人马,杀上东岸,只取刘牢之首级,震慑天下!”
桓玄不再劝了,反而一个劲儿的鼓动。
杨佺期还没有意识到,两人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转变,一山不容二虎。
“好,我等立即上禀使君,一同出击,击溃刘牢之!”杨佺期眼神闪了闪,真要他冲上去直面北府军,心中也无多少胜算。
殷仲堪手握两万精锐,驻扎在后面的芜湖。
三方兵力加在一起足有三万,是刘牢之的三倍之多。
而且西府军战力也不差,三方齐心协力,水陆并进,刘牢之也不是对手。
“杨将军威武,你我这就联名上奏殷使君,推将军为前锋,决战刘牢之。”桓玄眯着眼,满脸狡黠之色。
杨佺期听出他话中的嘲讽之色,冷哼一声,“朝廷多少大事,便是尔等犹犹豫豫,方才一事无成,当年汝父北伐,两次大败,便是此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