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还入关吗?(1 / 2)

第74章还入关吗

且说张献忠将部队再次精简一番,裁汰掉大部老弱,仅留下二十四万精锐,日行六十里的速度直奔巫峡而去。

左良玉等部还没反应过来,便被大西军前锋夺了大部渡船。

放在以往,这种相隔两千里以上的战报,最少要十五日才能送抵京师。

前提是有人敢冒着“督战不力,放贼逃脱”的罪名,来写这份战报。

然而自从朱由检以关宁军和京师残兵,大破闯逆百万大军的消息,如滴墨落水般,在早就乱成一锅粥的大明境内飞快扩散开来。

几十万溃军证实了这个消息。

而后又是重整兵部,裁撤监军文臣,兴建英烈祠,与天下将士许下承诺,提高军卒武将地位等一系列操作传出。

局势瞬间就变了。

无论是各镇军头看出大明还没到亡国的地步,担心秋后算账。

还是因为打不过京师力破百万的精兵悍卒。

别管原因如何,反正没人敢和之前一样,把京师当空气。

自张献忠转向开始,到京师收到这个消息,仅仅过去了五日时间。

在这五日内,大明境内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李自成携四万溃军以及北直隶各地约三万守军,以极快的速度往大同赶去。

跟着他出征的数十名战将,只回来了半数不到,大将刘宗敏战死,刘芳亮战死,田见秀战死,袁宗第北逃。

位于河南境内的左军李岩部十万人也在陆续撤回山西。

面对军心不稳的闯军,又兼京师大胜,河南与南直隶的三镇明军集兵十三万,想趁李岩退兵之际,给他来个大的,在皇帝面前露露脸。

于是高杰出南阳,刘良佐、陈永福出开封,试图两路夹击李岩中军。

却被后者在汝州以三万人设伏夜袭,陈永福部四万人死战不退。

谁知高杰与刘良佐因为夜色,不知伏军有多少,竟不敢派兵支援。

陈永福力战而死,大军溃散。

高杰刘良佐却连溃兵都懒得收敛,急匆匆带部溃逃般躲回开封。

眼睁睁看着李岩携河南半境的财富,慢悠悠的回返山西。

作为河南道内的最高层,散尽家财,死守开封三次的周王朱恭枵肯定不能忍啊,当即派出一骑快马,入京告状。

同时,京师内也发生了几件大事。

首先便是素有北王南史之称的蓟辽总督王永吉,领关外五十万军民回到了北直隶。

北王南史指的是京师行在王永吉和南京行在史可法。

后者的大名朱由检如雷贯耳,南明第一臣,一手促成了南明的存在,能力毋庸置疑。

而王永吉能和史可法齐名,自然有其独到之处。

农民军起义,四海动荡之时,王勇吉孤身入鲁,将同样想要造反的山东道一力压下。

崇祯十六年清军入关,山东大部沦陷,王永吉不报损失,等清军掠夺够了回关外之后,王永吉又将山东各地收回,上报恢复失地。

崇祯知道这些肮脏事,却觉得王永吉有急智,便派他去辽东。

得封蓟辽总督之后,又提出弃关外三镇的最后一镇宁远,整军回撤山海关,既能和京师互为遮掩,又能南北夹击李自成。

崇祯也同意了。

只是后来李自成破京师,多尔衮打出为明朝报仇的旗号,王永吉和吴三桂一起降清,成功位列贰臣榜。

此时朱由检没吊死,反而打退了李自成。

王永吉自然带着关外军民回返关内。

不过这老小子有点怂,察觉到关外建奴有集合的迹象,山海关的关宁军主力又回京勤王去了,根本挡不住建奴。

当即立断,越过山海关,带着五十万军民直接来到了京师附近。

给本就缺粮的京师,增加了三十万石的缺口。

朱由检这几天愁的头都快秃了。

好在李若琏给他提出了一个建议,京师粮食尚有二十余万石存粮。

那江南等地本就是鱼米之乡,此地又经商之风浓重。

肯定有存……有通敌的线索!

李若琏愿意带着锦衣卫去南京行在,一方面整顿南镇抚司,加强整治南方吏治,一方面搜查粮商通敌线索。

只要漕运粮道无碍,三个月内定有第一批粮食运抵京师。

届时可缓解燃眉之急。

朱由检自无不可,而且为了保证抄家……搜捕间谍的行动更加稳妥,也保证江南时局稳定。

特封监军范景文为东阁大学士,参赞机密,简单来说就是入阁当阁老了。

让范景文领着张煌言去南边,压住想跳头的南边世家官员等,顺便换来史可法。

同时提醒李若琏范景文,粮食和银子一样重要,必要时可以去联系郑芝龙。

什么都可以许给他,让他带着他的水师帮忙运送粮草银两。

反正等什么时候有空时,直接给他水师拆分,让郑芝龙回家养老去。

也不知道现在郑成功怎么样了,是已经崭露头角,还是和张煌言一样,是青春版。

经过一连三天的大朝会,京师乃至北直隶终于复苏过来。

流民和不适合当兵的老弱近九十万被撒在京师附近城池内,开垦良田。

得益于守城期间工部在武库司前设立的大作坊产量奇高,大战中折损的兵甲挑选出不能修复的,全部改成农具分发下去。

开垦的农田今年不收租税,只收粮种的利息,合算下来也占了农田的三成收成。

然后流民却直喊陛下仁慈。

整的朱由检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收低了。

而黄得功则带着大战中崭露头角的将领,抢修京师、天津及居庸关等坚城,争取在建奴入关时有抵挡之力。

张世泽与三千营两万五千铁骑已经朝察哈尔部出发,预计七日后抵达。

一切都在朝好的地方发展。

当整个北直隶都在热火朝天的忙碌时。

北边的建奴,后金,女真,应该说是满清,也没闲着。

女真、蒙古八旗正浩浩荡荡的往盛京一线集结。

本来多尔衮都做好跟李自成碰碰的准备了。

朱由检破百万的消息却传了过来。

盛京城内。

虽已四月,然北地仍旧清冷非常。

不大且朴素的府邸坐落其中,随便一个京师五品官或是江南富户便奢华其数倍不止。

然而在这么个不起眼的府邸前,,却停满了战马、软轿。

而其中居住的人更是威名遍天下。

正是睿亲王、满清当朝实际控制人多尔衮!

此时的多尔衮才刚三十二岁,比朱由检还小一岁。

但威势已成,女真八旗中,镶黄、正黄、正白上三旗均在其手中。

镶白旗也在其弟多铎手里。

此时的满清还是军政一体,军权便代表了政权。

因此,满清名义上的皇帝,皇太极顺治,只能当个傀儡。

或者说顺治本就是由多尔衮与阿济格一起推上去的。

最新小说: 魔都第一财阀的诞生 吞噬星空之虫群主宰 反穿嫡女美又娇,禁欲大佬掐腰吻 仙逆:杀神归来,开局娶妻李慕婉 斗罗:武魂碧蛇三花瞳,万蛇之主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斗罗:龙王之霍雨浩活在万年后 遮天之宿命永生 红楼帝业 海贼:从洛克斯时代开始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