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高歌凯旋
不太重要的官员被打发去做事。
德胜门城门前,只剩下了倪元璐等重臣。
朱由检不走,他们也不敢走。
只能看着民壮驱赶着降卒,将战场上堆积如山的尸体抬到一旁。
脂肪燃烧产生的怪异香味和黑烟掺杂在一起。
“倪卿,此战是胜了吧。”朱由检看着熊熊大火,忽然对倪元璐问道。
后者一愣,“陛下,一战破敌百万,自是大胜!”
“那倪卿你说,此战谁的功劳最大呢”
倪元璐以为朱由检是想论功行赏,习惯性的拱手称赞道,“陛下忍辱负重,内练精兵,外御戎贼,以配给制稳定民心,不拘一格提拔黄帅,又亲冒弩矢,单骑金甲,便使十五万逆贼反戈,当为此战头功!”
朱由检摇摇头,“朕只是做了朕该做的,当不得功。”
“那……”倪元璐语气一顿。
范景文适时接过话茬,“太子太师黄得功,临阵不乱,指挥若定,提十万兵以弱胜强,可为头功。”
朱由检还是摇头,“虎山功劳颇大,却当不得头功。”
听到这话,众臣心里都明白了,这头功陛下是有人选了。
只是不知道是元辅倪元璐,还是监军范景文,吴襄父子好像也能排的上号。
可惜前两天陛下就已经单独封赏过了,此次就算功劳再大,也跟他们无缘。
正当群臣胡思乱想时,朱由检悠悠开口。
“头功者,是他们。”
众臣顺着朱由检的目光看去,只能看见满山边野的尸体和民壮。
倪元璐不解的呢喃一句,“民壮”
民壮自然是有功的,但还真够不上头功。
要不是有五军营在前面顶着,民壮早就溃了。
若是陛下想将头功给民壮,别说朝中百官不答应了,十万大军都不可能答应。
正想着该如何劝阻时,朱由检终于说出了头功者是谁。
“朕觉得,此次大胜头功者,乃阵亡将士!”
“若无他们的牺牲,一切胜利都是空谈。”
“正是因为他们,朕与诸臣工才能安然畅谈。”
“因此,朕以为此次大胜,头功在牺牲将士,不光此次,日后每次大胜,头功均在牺牲将士!”
“朕决定,于德胜门外修建英烈祠,勒石立碑,凡为国为民牺牲之将士,皆入祠供奉,凡日月尚存,则香火不断,每年三月二十五,由太子率文武百官大祭!”
这个计划并不是朱由检脑子一热想出来的。
而是提出三十六功臣之后,便已经有了打算。
虽然大部分朝代到后期都是亡于土地兼并和武备废弛。
但连首都都废到这个地步的,也就明朝了。
其中纵使有皇帝瞎搞和百官贪腐过甚的原因,然而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创立的卫所制。
在明初之时,阶级重组,土地兼并并不严重,卫所军户可以安心种田自给自足,每人五十亩田,免除一切田赋和劳役。
军户就算战死了,他的儿子照样也是军户,可以继承他的五十亩田,战死还有抚恤。
没有后顾之忧,自然战力强悍。
可一旦土地兼并开始,不用缴纳赋税的卫所兵便成了地方豪族眼中的一块肉。
在卫所官员和豪族的共同蚕食下,军户彻底沦为私奴,甚至因为户籍制,军户世世代代都只能为奴。
别说战力了,连为人的尊严都没有,驱除鞑虏、五征漠北、威震四方的明军,变成了地位最低下的丘八。
想要将明军战力提上来,仅靠词条是远远不够的。
光是武装这十万大军,就已经了将近两千万两白银,朱由检根本不起。
眼下分田更不可能,北边有女真,西边有李自成,南边有世家豪族,连理清田亩的都没有,谈何分田。
因此,朱由检才定下英烈祠的修建计划,先提升军户的社会地位,增强战心。
顺便给全天下的明军看看,皇帝时刻记着他们呢,就算牺牲,也会香火不绝,共被万民敬仰。
能收回点军心就是一点,免得到时来一支部队就得备一个加忠诚度的词条。
对此,倪元璐等人也没有拒绝的理由,更不会拒绝。
国家大事,在祀与戎。
立庙起碑更是跟儒家强调的礼法性不谋而合。
普通军户都有这待遇了,那三十六功臣得多重大啊!
异口同声的恭维道,“陛下泽被万民!诚乃大明之福,天下百姓之幸。”
朱由检摆摆手,心底丝毫没有感触。
在之前,哪怕明知是马匹,他或多或少也有点沾沾自喜,可加持暴君词条后,这种感觉荡然无存。
眼见天色越来越晚,朱由检还没回城之意。
倪元璐只好硬着头皮上前,假意询问道,“陛下可是在等各营归来”
“对。”朱由检点点头。
既然要拉拢军心,那就把戏做到底,顺带借大胜之威提高提高威望。
皇帝自己回城和携大军凯旋而过,朱由检肯定选择后者。
“陛下不若先行回宫,各路大军追剿贼寇非一时之事,且天色渐晚,各营主将都是知兵的,定不会夜里行军。”
听完倪元璐的话,朱由检忽然发现,好像是啊。
追击的又不全是骑兵,以步兵的速度,半天也就追出去三十多里,怎么可能赶的回来。
面上却丝毫不显,“爱卿言之有理,既然如此回宫吧。”
倪元璐心底长出一口气,活动两下已经发麻的脚掌,抬手便唤来早已准备好的天子龙辇。
却被朱由检挥退。
“自闯军来袭之日起,朕何时乘过步辇牵朕白马来,朕要和大军一起入城!”
……
夕阳将德胜门染作赤金。
十二面龙旗在春风中猎猎招展,金线绣的团龙在余晖中鳞爪贲张。
龙旗下,是排成八列整齐长龙的御林军,踏着暮鼓声列阵而来,腰刀刀柄的流苏随着步伐翻飞。
金漆山纹甲格外耀眼。
数千已经归来的三千营铁骑跟在阵后,马槊上挑着的流寇旌旗拖在地面,扬起阵阵烟尘。
“陛下凯旋!”
黄得功的吼声炸响在城门洞中,从城门处排列开的两千近卫虎贲齐刷刷举起单刀。
“开城门!迎王师!”
黄得功继续吼道,带着破音。
绞盘转动的吱呀声里,朱由检转身回望旷野上已列阵完毕的明军。
残阳在他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
“此战,大明万胜!”
“万胜!万胜!万胜!”大军齐声高呼。
“今日,朕带你们凯旋,从今以后,你们便是我大明的功臣!有朕为你们撑腰!再也没有人能欺辱你们!”
说到这,朱由检解下腰间玉佩。
在无数道炽热目光中,朱由检将其高高举起,倪元璐已经猜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了。
捂着胸口,强迫自己不去看。
“自今日起,凡为国捐躯者,父母子女朕养之,疲癃残疾者,朕赡养终身,遭豪强期凌辱虐者,着锦衣卫明正典型,凡朕所食必余三军,凡朕所衣必泽万民,胆敢违背者,如此玉尔!”
玉佩重重砸落在地面,碎成一地残渣。
大军呼吸为之一滞。
当御林军将朱由检的话传遍全军之后。
旷野上突然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愿为皇爷赴死!!!”
三万五军营将士的甲胄碰撞声犹如惊雷。
不知谁起了头,来自洪武之前的战歌再次唱响。
“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
“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
每个人都用自己最大的声音唱出。
不需引导,数万大军以武器敲响自己的胸甲盾牌,最终汇成一声。
朱由检心里知道,至此,军心已成!
转身走向城门。
此时城内仅剩的数万妇孺已经汇聚在官道两侧,隔着近卫虎贲组成的人墙,争相眺望。
随着十二道龙旗入城,却又不敢抬头,只能将头深埋地上,口呼万岁。